在此类涉及重大
财产权益侵害的
诈骗犯罪事例中,若
主犯尚未被捕获归案,
从犯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仍然会依照既定司法程序进行审理宣判。
在具体判决过程中,法院将积极权衡评估从犯其在整个
犯罪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所起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到其参与
犯罪的具体事实以及其所涉范围。
此外,法院还会深入研究分析从犯在整个
共同犯罪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大小、参与程度、
犯罪情节严重性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损失等多方面因素。
通常情况下,根据司法实践经验,从犯在定罪
量刑时,相对于主犯而言,他们的刑期会相对较短,或者可能获得从轻、减轻甚至是免于
处罚的宽大处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从犯可以逃避法律责任,他们必须为自己所参与实施的
犯罪行为负责。
当然,若从犯实施犯罪行为的情节相对轻微,又具备
自首、
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或者主动退还
赃款、真诚悔过并承认罪行等表现良好,这些都可能对其量刑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最终的判决结果需由法院依据各种具体事例的实际情况以及严格依据有关法律
法规的条文,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