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诈骗罪行的成立与否并不仅仅依赖于
涉案金额的高低,更为关键的是要看
行为人是否怀揣着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利用虚构事实或捏造真相等手段,从而获得了
数额较大的
公共财产或私人资产。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一旦诈骗行为涉及到的总金额超过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便足以启动
刑事诉讼程序进行
追究责任。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此类金额通常被视为“明显”的
诈骗罪立案标准,但是对于那些诈骗行为较为恶劣、后果严重的事例,即使其所获得的实际收益未能达到上述数值,也依然有可能按诈骗罪论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涉案金额的判断只是其中一个参考指标,最终能否判定为诈骗罪,还需要结合具体事例的详细情况以及相关
证据,由司法机构依据法律
法规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