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遗产分配问题,主要有四个基本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是
遗嘱继承,即由逝者以明确、有效的
遗嘱形式确定
继承人及所应得的遗产份额;
其次为
法定继承,这是在遗嘱未能留下的前提条件下,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进行顺位排序与份额比例的确定。
在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之内,
第一顺位的包括了配偶、子女以及父母;而第二顺位则包含了兄弟姐妹在内所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
旁系亲属。
再次就是遗赠制度,作为被
宣告死亡人士将其
个人财产授予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个人或团体。
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种遗赠
扶养协议的特殊形式存在,具体内容是由特定人士负责
赡养被
赡养人直至离世并安葬,而作为回报将会得到被
赠予人的一定数额遗产。
因此,在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出现时,应当优先考虑并遵从这份协议的条款进行分配;如若协议不存在,则应转而参照遗嘱分配方式或根据法律规范的法定继承方式来进行资产划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财分配的首要步骤便是严格区分被处分遗产中属于已故
当事人与配偶间
共有财产中的应有份额,
然后才可以开始对被宣告人的个人财产进行细致入微的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