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领域,对于如
交通肇事等
侵权责任的明确划分,常常采用主次责任这一概念予以区分。
根据相应法律
法规,主次责任比例的约定形式通常包括 7:3 或者 8:2 两种。
举例来说,在一场
交通事故中,若有一方被裁定为
主要责任人,而另一方则为次要
责任人,那么在双方总损失额度固定的前提下,主要责任人通常需承担总损失额度的 70%或 80%,而次要责任人则需承担剩余的 30%或 20%。
责任的具体分配主要是基于事故发生当时各方面的过失程度以及
违法行为对事故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
例如,若某一方因严重违反
交通规则而引发事故,其过失程度相对较大,便有可能被裁定为主要责任人。
然而,具体的责任划分仍需由交警部门根据现场勘查、
证据搜集等相关情况进行最终确认。
若
当事人对责任划分结果持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