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行为在
量刑阶段所参考的因素中,所获得收益及其数额确实是其中之一,然而它绝非决定整个量刑过程的唯一依据。
即使在没有实际盈利状况的前提下,若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同样也可能被判定为
犯罪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往往会
结合犯罪行为的危害性等级、相关人员的参与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做出最恰当的量刑决策。
已经取得了经济利益的帮信行为,普遍表明此类
犯罪的主观恶意以及社会公共危害性的程度相对于其他类型更为严重,因此,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
刑事制裁。
然而,最终的判决结果仍然需要根据全案的
证据材料以及具体的案件情节进行综合判断与分析。
例如,当
行为人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从事
违法甚至
犯罪活动,却依然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服务器托管支持等等援助,且
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将被判处至少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同时并处或单
处罚金;若是以单位作为整体进行的犯罪行为,还需对涉事单位予以罚款,而对其负有主要管理责任及直接影响力的负责人及其他责任者,则按照上述规定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