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撤销行为本身并不必然地导致
合法性辞职终止。
在法律视角中,若是企业因为岗位撤销这一事件而决定
辞退员工,那么必须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被认为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
首先,企业需要提供合理的经营策略调整事实,以证明岗位撤销的决策并非出于针对某个员工的个人偏见或者敌意。
接下来,企业有责任在辞退员工之前,与员工展开充分且深入的磋商,以便修改
劳动合同的细则内容,例如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安排至其他适合的岗位。
如果此过程中双方未能达成共识,那么只有在满足了支付经济补偿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合法性的辞退。
然而,如果企业并没有遵循以上所述的程序步骤,也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补偿款项,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被视作非法的辞退行为,员工则有权请求企业延续劳动合同的执行,或者要求获得
赔偿。
总而言之,对于由岗位撤销引发的辞退是否具备合法性,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复杂的要素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