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是否能够进行
减刑,需要结合众多要素做出全面考量。
在我国现行法律
法规中,对于被判处
有期徒刑的被告人而言,经过法律程序实施了减刑之后,实际上所执行的刑期绝对不能低于原本判决所规定的刑期的二分之一。
针对提出的判处十一年这一刑期,从理论角度来看,最大上限的减刑时间大约可达到五年零六个月左右。
然而,实际能否获得减刑以及减刑的具体幅度是多少,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的操作流程,例如,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接受教育改造,主观上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决心改正错误表现或者
立功表现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减刑的具体幅度还将受到被告人在服刑期间的行为表现、
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最后,关于减刑的具体时长,应由监狱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情况提出建议,并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