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利息的情形往往被视为违约行为。
在法律角度来看,若双方于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好了利息的支付日期及支付方式,那么一旦其中任何一方未能依照协议准时足额地支付利息,便相当于违背了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因此这一行为应当被认为是违约行为。
对于这样的违约方,他们应当要承受对应的
违约责任。
具体的责任形式还需要看合同的约定以及法律
法规的有关规定。
可能的情况会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例如继续履行支付利息的义务、支付
违约金、
赔偿损失等等。
然而,在判断是否构成违约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
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理由。
假如违约方能证明自己拖欠利息是因为遭遇到了无法预知且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而且他们已在合理的时间内将此事告知对方并提交相关
证据,那么他们有可能会被豁免部分或者全部的责任。
但是,在实际事例中,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扎实的证据支持和法律的明确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