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
劳动者遭受
工伤之后所产生的
赔偿问题,以及在得到赔偿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先
辞职这一关键问题,其答案并非如常人想象的那么直接明确。
事实上,劳动者在工伤治疗期间不需辞职便有可能获取到一些赔偿,如进行工伤诊治所需支付的
医疗费用、住院期间享有的伙食补贴费用以及因伤无法工作而给予的
停工留薪期内的
工资等待遇。
然而,一旦进入解除或者终止
劳动关系这个阶段,劳动者才有望获得一次性
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一次性工伤医疗
补助金这两项重要的赔偿款项。
因此,对于
工伤的认定以及劳动能力的鉴定,无疑是获取赔偿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前置步骤。
在完成上述程序之后,根据劳动者的
伤残程度,便可以确定具体的赔偿项目及其相应的金额。
若用人单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了
工伤保险,那么其中的部分赔偿将由
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反之,若用人单位未能依法履行此项义务,那么所有的
赔偿责任都将由用人单位独自承担。
总而言之,无论劳动者是否选择辞职,他们都应当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应得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