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则上讲,被判处 10 个月
徒刑的被告可能符合
减刑的资格。然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例如严格遵守监狱规范并接受教育去改变
犯罪思想,意识到自身错误并表示出真诚悔悟或者有罪犯自我帮助这类的自我改造,这样才能有可能获得减刑。但是,考虑到这个刑期的长度相对较短,实际操作中的减刑过程可能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原因在于,减刑需经过多项层层考验与逐级审批,加上整个流程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是较为漫长且复杂的。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情况有别,减刑的幅度也是受到法律框架所约束的。在服刑期间,如果罪犯积极参与劳动改造和学习,尊重监管人员的管理,并且有明显的自我改善或者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例如通过主动阻止他人犯罪、揭露
犯罪活动等方式修正其行为,而且这些行为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及肯定,认为他们确实符合减刑的条件,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减刑。但是,最终是否能够成功获得减刑,以及减刑的幅度究竟是多少,还需结合各个方面的情况,按照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进行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