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
未成年人犯罪之后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其具体的处置场所将受到
犯罪性质、情节以及年龄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若犯罪者因未满十六周岁而无法给予
刑事处罚,则应由其父母或其他
法定监护人承担起
监护责任及管教义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必要时依法采取针对性的专门矫治教育措施以帮助他们走上正途。然而,若在所犯罪行中
情节严重,犯罪者有可能被判处
刑罚,随后他们将会被送往专门的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相应的刑罚。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从本质上讲,我国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秉持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指导原则,致力于帮助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浪子回头”,以及帮助他们重建自我认知,再次融入社会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