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

3.6k浏览 帮助36人
专业服务 律师认证 退款保障
在线咨询,律师1对1沟通
最新修订 | 2024-03-02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因而它们都是排除犯罪性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但是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则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是在紧急情况下舍小利而保大利的问题,基于这一基本区别,派生出如下具体的不同点: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通常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因为正当防卫不是公民与生俱来、随时可用的权利,而是法律为公民设定的、在遭到不法侵害时才能行使的权利。因此,不法侵害的发生与存在,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如果不存在不法侵害,正当防卫就无从谈起。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除了人的不法侵害外,更多情况下是自然的力量、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这是因为紧急避险,前提是有危险需要避免。所谓危险,是指某种有可能立即对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紧迫事实状态。例如,饥渴难忍的旅行者,在物主不在的情况下私取路边房屋中的饮食;为了抢救重伤员,强行拦阻过往汽车将病人送往医院。前者不能算偷窃,后者不能算抢劫,但都属于紧急避险。


2.损害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这一限定的理由有两点:


①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及时有效地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财产等权益造成必要的损害。


②不法侵害人的自身行为的非法性,是法律上允许防卫人对其权益进行某种反击的根据。因此,即使对第三者权益的反击有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行为,也不能对不法侵害者以外的第三者实施防卫。紧急避险则是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行为所指向的对象,不是危险的来源,而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是对危险的直接对抗,那么,该行为就不属于紧急避险。例如,行为人通过损害不法侵害者的人身或财产权利,来排除遭受不法侵害的危险,其行为就不是紧急避险而是正当防卫。


3.行为实施的条件不同——正当防卫,公民只要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而不论他是否有条件采取逃跑、报警、劝阻等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紧急避险则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实施。紧急避险从总体上来说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因为它保全了较大的合法权益。但它从局部来说也存在令人遗憾的消极一面,即它不可避免地要给无辜的第三者造成合法权益的损害。因此,《刑法》对紧急避险又规定了特别的严格限制条件——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也就是说,只有在行为人找不到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才允许选择损害第三者合法权益的方法。如果当时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如有条件逃跑、报警或者直接对抗危险、进行正当防卫等,行为人却不采取,而给无辜的第三者造成了不必要的侵害,则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4.必要限度的标准不同——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只要所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不过于悬殊即可。是否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标志。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行为只要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而根据不法侵害发生的环境、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的力量对比等客观因素来判断,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或者虽然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明显超过不法侵害,但实际造成的损害并不算重大的,均属于正当防卫的范围,因而不能认为防卫过当


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其所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而不能等于甚至大于避免的损害。换言之,为了保护一个合法权益,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既不能等于、更不能大于所保护的权益。例如,不能为了保护一个人的健康权利,而去损害第三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权利;也不能为了保护某人的财产利益,而去损害他人的或者国家的、公共的同等价值或者更大价值的财产利益。一般来说,权衡合法权益大小的基本标准是: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生命权为最高权利;财产权利中的大小可用财产的价值大小来衡量。


我们发现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就包括危险的来源不同、损害的对象不一样、行为实施的条件不同以及必要限度的标准有差异。而无论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一旦认定的话,即使造成了对方的损害,此时也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




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
投诉/举报
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平台对所呈现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功能性不作任何保证。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1848字,预估阅读时间7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答? 125357人选择咨询律师
646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
一键咨询
  •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6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7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3****8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0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0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2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1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8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0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5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4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6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0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2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2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4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5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6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5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6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6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1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0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4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5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6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6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4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0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7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3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8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81****131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127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708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对紧急避险可以正当防卫吗
对紧急避险可以正当防卫,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正当防卫不是违法行为,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正当防卫的情况下,是需要根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实施的对象不同:直接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若是为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者的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
1.危险源:正当防卫主要针对人的违法行为;紧急避险则涉及人为违法行为、自然灾害及野生动物攻击等。 2.被迫性:紧急避险因无法避免的原因进行,具有显著被迫性;正当防卫则无此限制。 3.主体要求:紧急避险执行者无需特定职业;正当防卫则适用于所有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1.正当防卫针对人为非法侵犯,紧急避险则涵盖更广泛的危险源,包括人为无法控制的危害。正当防卫是对侵犯者回击,紧急避险是规避损失。 2.紧急避险需明显的主观被迫性,与正当防卫不同。 3.紧急避险无特殊身份要求,而正当防卫人人可为。 4.避险行为保护的权益须超过损害,否则无需保护。 5.正当防卫针对不法侵犯者,紧急避险针对第三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55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中危害的来源只能是人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中危害来源比较广泛,它不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还可以是自然界的力量、动物的侵袭等等。(2)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来实行,不能损害没有参与实施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安心问
服务承诺
专业服务
18W+认证律师,年普法人次15亿+,律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律师认证
该律师已经过平台身份认证及执业资格等严格审核,确保律师真实且专业,可放心委托!
退款保障
律图全程保障您的消费权益,律师未服务将自动退款至支付账户。
用户真实评价
  • 谢谢律师的回复,非常满意
    155****9247
  • 律师非常负责,为我一一解答我不懂的问题,非常感谢!
    137****8174
  • 律师非常负责,为我一一解答我不懂的问题,非常感谢!
    155****3542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