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不当得利是法律规定第几条?

#债务债权 最新修订 | 2024-09-08
4w浏览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93人
专业处理债务债权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债务债权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债务债权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债务债权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债务债权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债务债权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债务债权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债务债权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债务债权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不当得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第九百八十六条、第九百八十七条。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扬州134****149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4****835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409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149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4****835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409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149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4****835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409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70人选择咨询律师
387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当得利是法律规定第几条?
一键咨询
  • 164****86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3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8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6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6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3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8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6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7****56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7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3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3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4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8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8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8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5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6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7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7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1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8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3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6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7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3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3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4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8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8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8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5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6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7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7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1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8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3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6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88****217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591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8****673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217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591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8****673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217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591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8****673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当得利是民法典第几条?
不当得利是《民法典》第985条明确的规定了,在没有任何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之下,取得的不当的得利,那么受到损害的人可以请求获得一些利息。当然了,如果说明明知道是没有给付义务而进行的一种债务方面的清偿,就是属于例外。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不当得利是法律规定第几条?
不当得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第九百八十六条、第九百八十七条。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1w浏览2024-09-08
不当得利第三者是什么程序
[律师回复] 不当得利第三者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大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
4.6w浏览
民法典占有与不当得利是在第几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由七编加附则、共八十四章、一千两百六十个条文构成,其中第二十章第四百五十八条到第四百六十二条是关于占有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九章第九百八十五条到第九百八十八条是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不当得利第三者是什么程序
[律师回复] 不当得利第三者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大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
4.6w浏览
不当得利是民法典第几编?规定什么?
不当得利是《民法典》是3编第29章,是对于《民法典》第3编合同中准合同的一个规定,不当得利指的是他人在没有法律的根据下,取得的不当利益,受害人可以根据民法典规定要求他人返还不当得利益。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不当得利第三者是什么程序
[律师回复] 不当得利第三者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大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
4.6w浏览
不当得利民法典几条有规定?
不当得利《民法典》第三编第二十九章第九百八十五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没有合法的依据,在有损他利益的情况下而取得的利益,都会被认定为不当得利,这笔利益是需要按规定返还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不当得利第三者是什么程序
[律师回复] 不当得利第三者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大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
4.6w浏览
不当得利第三者是什么程序
[律师回复] 不当得利第三者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大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
4.6w浏览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盐城156****119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56****432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3711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7****135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8604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142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119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56****432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3711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7****135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8604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142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119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56****432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3711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7****135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8604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142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