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不当得利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债务债权 最新修订 | 2024-09-26
5.7k浏览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业处理债务债权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债务债权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债务债权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南京152****848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249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8****157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74人选择咨询律师
633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当得利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3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8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8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8****67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5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5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2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8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4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0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6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1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2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6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3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8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5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2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7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3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1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8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4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3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8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2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4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4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3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2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7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6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134****181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236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507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2024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相关规定有哪些
不当得利相关规定了两种情况,第一在事件中本该利益的一方没有根据法律来得到不法的利益时,这时候受到损失的一方可以申诉请求收回得利人得到的利益,前提是得利人一定要是用非法手段取得的非法利益,第二若利益已不存在,则不需要返还。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不当得利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1w浏览2024-09-25
拾得遗失物与不当得利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拾得的遗失物我们自己是没有所有权的,需要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上缴或者归还所有人等等,至于不当得利,根据法律规定,不当得利是没有法律上的原因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不当得利应如何起诉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
原告需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详尽的起诉书及相关证据,经法院审查符合条件后立案。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被告回应。随后进入庭审,审理过程遵循《民事诉讼法》规定,如起诉人需与事件有关、明确被告、诉讼请求具体、在法域内等。法院依据调查取证和辩论结果,依法作出裁决。
1w浏览2024-06-28
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不当得利之债发生后,受害人有权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受益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在受益人死亡的情况下,可依继承法的规定,由其继承人负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不当得利的相关法律条款有哪些
受损方有权索回不当得利,但排除基于道义、提前还款或明知无法律依据的清偿。获利方对非法收益无知或不应知,且利益消失,无需返还;明知则需归还并赔偿损失。若利益转移给他人,受害人可能只能向接收方有限追偿。
1w浏览2024-06-14
民法典不当得利的条款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自己获得了不正当利益,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行为。不当得利制度对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转移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目的是恢复特定情况下民事主体之间的非正常利益变化。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关于不当得利的最新法律规定是什么
司法解释强调,当受益人明知或应察觉其收益无法律依据时,受损方有权书面请求归还非法利益并按规补偿。若收益者无法提供合法证据,受损方有权追讨权益,确保公正与公平。
1w浏览2024-06-21
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得利人和受损人之间的关系、权责。值得注意的是,恶意得利人所获得的利益,就算已经不复存在,仍然需要全额赔偿,不以现存为准。其中不当得利类型又包括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两种类型,在非给付不当得利中又进行具体情况划分,主要划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者行为、第三人行为等。
10w+浏览
合同事务
2025民法典中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是什么
1、在不当得利当中受有损失的一方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但是为履行道德义务、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和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不能要求返还。2、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1w浏览2024-10-10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盐城180****8501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78****326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474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镇江152****611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1****547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6****951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