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离婚后要去前夫家看孩子吗

#子女抚养 最新修订 | 2024-12-24
8.6k浏览
宋卓彬律师团队
宋卓彬律师团队在线
团队:10-29人
5.0分服务:5.4万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子女抚养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子女抚养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子女抚养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子女抚养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子女抚养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子女抚养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子女抚养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子女抚养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子女抚养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杨志峥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昌平区134****452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顺义区135****36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西城区188****215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昌平区134****452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顺义区135****36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西城区188****215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昌平区134****452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顺义区135****36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西城区188****215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50人选择咨询律师
395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离婚后要去前夫家看孩子吗
一键咨询
  • 怀柔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6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7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6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7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4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0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0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6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7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1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3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4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8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3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5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8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2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1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7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1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4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3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6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5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8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3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0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0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6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7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1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3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4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8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3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5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8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2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1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7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1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4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3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6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5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8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3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谷区177****378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丰台区181****572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西城区178****635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平谷区177****378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丰台区181****572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西城区178****635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平谷区177****378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丰台区181****572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西城区178****635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丈夫去看前妻的孩子是否可以
当然可以,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离婚后要去前夫家看孩子吗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
1w浏览2024-10-13
我想看看孩子,可前夫把我拉黑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判决。 探望权的特征: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为另一方提供便利,积极协助,不得阻碍对方行使权利。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子女的目的,对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探望权不应是“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是权利,还必然成为“权利之外的东西”。
(3)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国《婚姻法》规定那个:“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探望权实际是一种义务性的权利,它的行使应使子女完整地享受父母之爱,使孩子得到积极向上健康的教育。
  探望权的行使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编辑本段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协助有探望权的一方实现探望权是直接抚养子女方的义务。直接扶养方不能禁止、阻碍其接触子女,以牺牲子女的需要为代价惩罚对方。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请求中止其探望权。对中止探望的条件《婚姻法》(修正案)第38条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此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5条更加具体规定为:“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但是须注意的是,这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因为探望权纠纷案件涉及人身问题,如果执行不当,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一)》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4.7w浏览
老婆以看小孩为借口住前夫家算重婚?
老婆以看小孩为借口住前夫家并不一定构成重婚,只有构成了 法律上的重婚以及事实上的重婚,才可以认定为重婚罪,老婆以看小孩为借口住前夫家中并不属于重婚罪的认定条件,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离婚后要不要去前夫家看孩子
离婚后可以去看孩子的,法律上称为探望权。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1w浏览2025-02-11
我想看看孩子,可前夫把我拉黑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判决。 探望权的特征: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为另一方提供便利,积极协助,不得阻碍对方行使权利。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子女的目的,对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探望权不应是“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是权利,还必然成为“权利之外的东西”。
(3)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国《婚姻法》规定那个:“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探望权实际是一种义务性的权利,它的行使应使子女完整地享受父母之爱,使孩子得到积极向上健康的教育。
  探望权的行使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编辑本段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协助有探望权的一方实现探望权是直接抚养子女方的义务。直接扶养方不能禁止、阻碍其接触子女,以牺牲子女的需要为代价惩罚对方。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请求中止其探望权。对中止探望的条件《婚姻法》(修正案)第38条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此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5条更加具体规定为:“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但是须注意的是,这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因为探望权纠纷案件涉及人身问题,如果执行不当,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一)》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4.7w浏览
离婚后是否必须去前夫家看望孩子
离婚后,非直接抚养方享有子女探望权,可通过协商或法院裁决确定方式和时间。间接受抚养人需协助行使探望权。直接抚养人有协助义务,若阻碍探望,非抚养方可诉诸法律。拒执行法院关于探望判决者,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等强制措施。
1w浏览2024-06-29
我想看看孩子,可前夫把我拉黑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判决。 探望权的特征: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为另一方提供便利,积极协助,不得阻碍对方行使权利。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子女的目的,对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探望权不应是“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是权利,还必然成为“权利之外的东西”。
(3)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国《婚姻法》规定那个:“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探望权实际是一种义务性的权利,它的行使应使子女完整地享受父母之爱,使孩子得到积极向上健康的教育。
  探望权的行使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编辑本段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协助有探望权的一方实现探望权是直接抚养子女方的义务。直接扶养方不能禁止、阻碍其接触子女,以牺牲子女的需要为代价惩罚对方。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请求中止其探望权。对中止探望的条件《婚姻法》(修正案)第38条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此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5条更加具体规定为:“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但是须注意的是,这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因为探望权纠纷案件涉及人身问题,如果执行不当,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一)》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4.7w浏览
前夫不让看孩子怎么去起诉
1w浏览2025-01-08
我想看看孩子,可前夫把我拉黑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判决。 探望权的特征: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为另一方提供便利,积极协助,不得阻碍对方行使权利。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子女的目的,对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探望权不应是“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是权利,还必然成为“权利之外的东西”。
(3)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国《婚姻法》规定那个:“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探望权实际是一种义务性的权利,它的行使应使子女完整地享受父母之爱,使孩子得到积极向上健康的教育。
  探望权的行使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编辑本段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协助有探望权的一方实现探望权是直接抚养子女方的义务。直接扶养方不能禁止、阻碍其接触子女,以牺牲子女的需要为代价惩罚对方。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请求中止其探望权。对中止探望的条件《婚姻法》(修正案)第38条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此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5条更加具体规定为:“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但是须注意的是,这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因为探望权纠纷案件涉及人身问题,如果执行不当,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一)》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4.7w浏览
二婚在前夫家看孩子算重婚么
1w浏览2025-02-23
我想看看孩子,可前夫把我拉黑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判决。 探望权的特征: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为另一方提供便利,积极协助,不得阻碍对方行使权利。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子女的目的,对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探望权不应是“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是权利,还必然成为“权利之外的东西”。
(3)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国《婚姻法》规定那个:“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探望权实际是一种义务性的权利,它的行使应使子女完整地享受父母之爱,使孩子得到积极向上健康的教育。
  探望权的行使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编辑本段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协助有探望权的一方实现探望权是直接抚养子女方的义务。直接扶养方不能禁止、阻碍其接触子女,以牺牲子女的需要为代价惩罚对方。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请求中止其探望权。对中止探望的条件《婚姻法》(修正案)第38条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此最高人民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5条更加具体规定为:“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但是须注意的是,这里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而不是子女。因为探望权纠纷案件涉及人身问题,如果执行不当,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一)》第32条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裁定的,由人民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4.7w浏览
顶部
孙欢律师
孙欢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门头沟区177****327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海淀区156****670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怀柔区152****804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通州区156****598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朝阳区181****6108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顺义区180****657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门头沟区177****327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海淀区156****670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怀柔区152****804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通州区156****598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朝阳区181****6108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顺义区180****657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门头沟区177****327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海淀区156****670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怀柔区152****804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通州区156****598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朝阳区181****6108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顺义区180****657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