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涉及非法占有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金额达2万元以上。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
1.虚构主体身份或借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介绍信、印章等作担保。
3.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在对方交付货物、货款或者提供服务后,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且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0w+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