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为0会退税吗?

#税务信息查询 最新修订 | 2024-10-25
3.7w浏览
律师解析
并非每位纳税人皆可享有个人所得税返税之权益,仅需满足预缴个人所得税金额大于其实际应缴纳数者,方能向税务部门申请退回多缴部分税费款。
若未出现多缴情况,则无法获得退税福利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徐州180****62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965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208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62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965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208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62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965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208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91人选择咨询律师
625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为0会退税吗?
一键咨询
  •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2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3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3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7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2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3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3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7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3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0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4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6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4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8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8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5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5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2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2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6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5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2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7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5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5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3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4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6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4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7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2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8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3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0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4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6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4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8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8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5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5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2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2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6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5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2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7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5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5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3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4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4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6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4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7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2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8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188****27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11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195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27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11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195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27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11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195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应纳税所得额是0还有税退吗
应纳税所得额为零时,退税额度亦为零,意味着纳税人未多缴或少缴个人所得税,税务机关无法审批退税申请。 因此,不建议进行多退少补的变更操作。只有经核实确有多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才会启动退税流程。
10w+浏览
非诉讼类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为0会退税吗?
并非所有纳税人都能享受个人所得税退税,只有那些预缴税款超过实际应纳税额的纳税人,才有资格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如果预缴税款等于或少于实际应纳税额,那么就无法享受退税福利。因此,纳税人在申请退税前,需要仔细核对自己的预缴税款和实际应纳税额,确保自己符合条件。
1w浏览2024-10-25
应纳税所得额中的应纳税所得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
(二)准予税前扣除的项目
(三)准予允许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摘录第八条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摘录第二条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第四条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4.9w浏览
企业所得税纳税所得税额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应纳税所得额,可通过直接和间接计算法得出。直接计算法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非税收收入-免税收入-税收减免-过去年度亏损。间接计算法则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净利润+税务调整项目金额。税务调整项目金额的确定是确认征税和非征税项目的关键,可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规。
10w+浏览
公司经营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个税税率是按照阶梯式执行的,用户的收入越高,那么对应的个税税率也就越高,个税的纳税税率主要分为3%、10%、20%、25%、30%、35%、45%几个阶梯,一般如果用户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只要不超过3000元,就会按照3%的税率进行纳税。
1w浏览2025-01-14
应纳税所得额中的应纳税所得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
(二)准予税前扣除的项目
(三)准予允许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摘录第八条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摘录第二条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第四条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4.9w浏览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收入来源不同,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工资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扣除社保费用以后的实际所得,实际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才有缴纳个税,如果是财产转让所得,纳税依据是转让财产的费用减去财产原值和其他合理费用以后的余额。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50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1w浏览2025-01-01
应纳税所得额中的应纳税所得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
(二)准予税前扣除的项目
(三)准予允许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摘录第八条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摘录第二条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第四条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4.9w浏览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乃是企业在特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所有应税收益,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其减去法律认可的各项费用及支出之后的余额作为衡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精确计量标准。
10w+浏览
公司经营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应税收入减去法定扣除和免税收入后的净值。计算方式分两种:直接法,即总收入减去免税、抵扣项和往年亏空;间接法,即在会计利润总额基础上加减税法调整项目金额。
1w浏览2024-04-17
应纳税所得额中的应纳税所得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
(二)准予税前扣除的项目
(三)准予允许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摘录第八条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摘录第二条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第四条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4.9w浏览
递延所得税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吗
递延所得税对应纳税所得额有显著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认定与核销直接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意味着公司未来可能降低应纳税金,从而减少当前所得税费用。相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表示未来需缴纳更多税款,导致当期税务费用上升。
10w+浏览
非诉讼类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至今为止你今年取得的全部工资收入减五险一金减专项附加扣除减5000乘月数所得的数字,也就是计税的基数。
1w浏览2025-01-21
应纳税所得额中的应纳税所得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
(二)准予税前扣除的项目
(三)准予允许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摘录第八条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摘录第二条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第四条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4.9w浏览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镇江177****907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34****181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567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56****225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2972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5****57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7****907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34****181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567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56****225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2972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5****57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7****907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34****181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567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56****225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2972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5****57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