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怎么判

#金融诈骗辩护 最新修订 | 2024-09-06
2.7k浏览
陈晓伟律师
陈晓伟律师在线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
5.0分服务:1903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金融诈骗辩护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金融诈骗辩护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金融诈骗辩护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明确的规定,对于诈骗罪罚金的具体额度可以参照犯罪所得进行裁量,介于犯罪所得的1到5倍之间。然而,具体罚金高低将视案件实际情况而定,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审判后予以决定。若犯罪所得在案中难以准确计量,同样可以依据诈骗金额的一定比例,精确计算出相应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厉风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盐城156****120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5****514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1****253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01人选择咨询律师
294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怎么判
一键咨询
  • 160****64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1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6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7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5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3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7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4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02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0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3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6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1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5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4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3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3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6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8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6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8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5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3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5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2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1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2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7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6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4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5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4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7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77****994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567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223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信用卡诈骗罚金罚几倍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信用卡诈骗罚金罚几倍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怎么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明确的规定,对于诈骗罪,罚金的具体额度可以参照犯罪所得进行裁量,介于犯罪所得的1到5倍之间。然而,具体罚金高低将视案件实际情况而定,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审判后予以决定。若犯罪所得在案中难以准确计量,同样可以依据诈骗金额的一定比例,精确计算出相应的罚金。
1w浏览2024-07-14
经营者欺诈行为赔几倍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4.6w浏览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如何判?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应当是由当地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来进行判决的,大多情况之下罚金是不能够少于1000元的。诈骗罪的罚金几倍如何判,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罪判缓刑交几倍罚金
没有数额限定,由法院自由裁量。在司法实践中,从有利于判决执行的角度出发,在罚金裁量的时候应当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
1w浏览2025-02-22
经营者欺诈行为赔几倍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4.6w浏览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怎么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明确的规定,对于诈骗罪,罚金的具体额度可以参照犯罪所得进行裁量,介于犯罪所得的1到5倍之间。然而,具体罚金高低将视案件实际情况而定,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审判后予以决定。若犯罪所得在案中难以准确计量,同样可以依据诈骗金额的一定比例,精确计算出相应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罪罚金的处罚标准1-5倍是多少
诈骗罪量刑时,罚金由案件情况、罪犯态度和经济实力等决定。通常主刑外附加或单处罚金,以骗款金额为基准1-5倍。如被骗10万,罚金10-50万。最终数额还结合罪犯经济状况、认罪程度等考量。
1w浏览2024-10-02
经营者欺诈行为赔几倍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4.6w浏览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以上如何判刑
诈骗罪的罚金几倍以上,应当是由当地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来进行判决的,大多情况之下罚金是不能够少于1000元的。如果诈骗罪在三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关于诈骗罪的罚金几倍以上如何判刑,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20万罚金得交几万
1w浏览2024-12-07
经营者欺诈行为赔几倍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4.6w浏览
罚金是诈骗金额的多少倍?
罚金是诈骗金额的多少倍在法律中是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一般处骗罪的罚金数额是会按照犯罪的情节来进行判定,最低不会少于一千元;只要构成犯罪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金融诈骗罪能判几年刑罚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数额为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500000万元以上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w浏览2024-10-24
经营者欺诈行为赔几倍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4.6w浏览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京156****775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80****872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8411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52****812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6****857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56****838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