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需要提前几天告知

最新修订 | 2024-10-06
5k浏览
律师解析
试用期间解雇员工,原则上不必提前进行预先告知。
然而,若用人单位能够充分证实该员工作业表现无法达到其岗位要求的条件,则可依据实际情况随时终止双方的劳动关系
然而请注意,如解雇行为缺乏足够的理由或者触犯了法律规定,则很有可能被视为非法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劳动合同案件·推荐文章

韶关134****827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清远178****885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汕头178****439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01人选择咨询律师
612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需要提前几天告知
一键咨询
  • 梅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0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3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8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4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8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8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0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4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2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5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1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1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0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0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3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7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0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6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2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8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8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5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1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5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5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3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1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6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5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0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5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6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1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6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5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7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180****747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中山180****200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茂名188****926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试用期辞退员工提前几天告知
试用期内解聘员工,法律虽未明确规定通知期限,但参照普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应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企业解聘员工时,通常应提前至少三天,最好通过书面方式通知员工,或支付一个月薪酬后依法解雇。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15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公司在试用期辞退提前几天告知
公司在试用期辞退职工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提前告知当事人,因为试用期如果不符合公司录用条件的,公司是随时随地就能辞退当事人的,还有类似于职工被判刑的,违反劳动纪律的公司可以当场辞退。因为身体患病不能从事工作的,才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7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员工试用期辞职需提前几天告知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9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试用期辞退应该要提前几天告知
劳动者如需终止劳动关系,应给予用人单位书面形式的三十天通知期。试用期劳动者只需提前三个工作日通知。但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时,无强制提前通知期限,可自行决定是否提前通知及通知期限。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86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试用期辞退应该要提前几天告知
劳动者如需终止劳动关系,应给予用人单位书面形式的三十天通知期。试用期劳动者只需提前三个工作日通知。但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时,无强制提前通知期限,可自行决定是否提前通知及通知期限。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婚内财产公证法律认可吗
[律师回复] (一)如果夫妻双方想要进行婚内财产公证,首先要明确需要公证的财产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各类财产,像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以及婚前各自的财产,要清楚梳理并确定好哪些财产纳入公证范围。
(二)双方应当就财产的归属等事项达成一致的约定。这个约定要具体、明确,不能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明确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某笔存款归另一方所有等。
(三)然后,准备好相关的材料,一般需要双方的身份证明、结婚证、财产的相关证明材料等,前往公证机关申请公证。公证机关会对双方的身份、财产情况以及约定内容进行审查核实。
(四)如果在公证后,发现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无效情形,受损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公证的婚内财产约定。但如果不存在这些法定无效情形,在发生财产纠纷时,法院通常会依据公证后的财产约定内容进行财产的分割与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遵守法律,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公证机构依法出具的公证书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经过公证的婚内财产协议,其证明力高于一般的书证。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48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04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汕头181****6499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潮州134****785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佛山134****238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广州188****246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江门152****8956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茂名135****422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