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规定,当涉及到民事权益纠纷时,通常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个时效可能会有所不同。
诉讼时效的计算,一般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是谁的时候开始。如果超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法院原则上不再保护该权利,除非存在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
在实践中,如果一方提出要求或者愿意履行义务,那么诉讼时效会中断,并重新开始计算。这意味着,如果你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但是对方突然表示愿意解决问题,那么你的诉讼时效就会重新开始计算,你就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