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刑事犯罪辩护 最新修订 | 2025-01-21
3.5k浏览 8点赞
王赛律师
王赛律师在线
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
5.0分服务:1120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刑事犯罪辩护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刑事犯罪辩护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刑事犯罪辩护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特征如下: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
(3)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4)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
处罚原则: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厉风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淮安177****55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470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79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69人选择咨询律师
328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1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0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2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3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3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3****5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5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8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3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2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2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3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3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2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4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4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5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1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7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4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7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6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2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1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0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2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4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7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3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2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6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6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8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0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8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0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80****362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1****538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255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w浏览2025-01-20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是什么
10w+浏览2023-09-18
简写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w浏览2024-10-29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是什么
10w+浏览2024-03-02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w浏览2024-10-01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有哪些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w浏览2024-09-05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犯罪预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
1w浏览2025-01-02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常州135****8303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81****74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8149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81****823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5541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77****771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