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如何处理

#刑事处罚辩护 最新修订 | 2024-09-12
4.2k浏览 7点赞
刘兆杰律师
刘兆杰律师在线
上海靖霖(北京)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
5.0分服务:1556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刑事处罚辩护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刑事处罚辩护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刑事处罚辩护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处理: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理金;
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理金;
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理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厉风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扬州178****188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379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8****932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28人选择咨询律师
625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如何处理
一键咨询
  • 162****25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1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6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5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7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4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6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2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6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2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7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4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7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7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5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7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4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6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3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0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3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4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8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7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5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7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1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3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1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4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3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0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3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2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56****127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793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4****739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生产销售假药罪中销售假药如何认定
生产假药的判断标准包括合成或者提取以及加工相关药品的,或者印制该药品的保装和说明书的。如果医疗机构明知该为假药,依然售卖的话,则属于销售假药的行为。两者相关的量刑以及判断标准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生产假药罪和销售假药罪?
具体判处情况:一、根据刑法规定销售假药罪既遂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如果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w浏览2024-10-07
律师你好,我爸是医药代理,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医药厂家,对方的价格比其他厂家便宜很多,我爸猜到可能是假药,但是他也看到了有高额利润可以获得,所以就帮忙卖给药店,请问应当明知销售假药还帮助的会构成销售假药罪吗?请详细说明下
[律师回复]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极大地破坏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于此类案件,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办案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销售假药案件中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
  我国《刑法》分则第3章第1节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规定,在主观构成要件上,对生产没有规定明知,对销售则规定了明知。对于以明知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而且明知应是一种现实的认识,而不是潜在的认识,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某种事实的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从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条文规定来看,其将销售假药罪中的“明知”解释为“知道”和“应当知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应当知道”属于推定的明知,并不包括确实不知道或者过失的情形。
  那么,对于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具体该如何把握呢?在办案实践中,销售假药行为人归案后往往以自己并不明知销售的药品系假药为由,为自己开脱辩解,意图逃脱法律的惩处。在行为人对其主观明知不供或予以否认的情形下,需要我们准确界定明知的范畴以及认定主观明知的科学方法。关于明知的范围界定,上述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关于认定的方法问题,我认为认定的根据是案件的基本事实,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涉案其他行为人的供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全案证据来综合判定。同时参考以下方面: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经营资质;二是有无依法履行进货检查验收义务。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药品销售者要查验供货企业的有关证件、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志等;三是有无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是否详细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等;四是药品进货渠道是否正规;五是药品购进、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六是药品包装是否规范,药品本身是否存在瑕疵。此外,考量行为人的文化程度、从业经历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判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已经认知或应当认知涉案药品系假药、已经怀疑或应当怀疑系假药、不能肯定或不应肯定系真药而仍予以销售等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坚持基础事实即生产、销售假药客观存在原则、主客观统一原则以及可辩驳等原则,对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认定,依法适度从重从严处罚,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7w浏览
生产销售劣药生产销售假药罪
10w+浏览2024-02-21
有犯销售假药罪还能当医生吗?
有犯销售假药罪不能当医生,构成销售假药罪,按照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对销售者是会有行业禁止进入的,也就是不能够再从事这个行业了。有犯销售假药罪还能当医生吗,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如何处理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处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理金;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理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理金或者没收财产。
1w浏览2024-09-12
律师你好,我爸是医药代理,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医药厂家,对方的价格比其他厂家便宜很多,我爸猜到可能是假药,但是他也看到了有高额利润可以获得,所以就帮忙卖给药店,请问应当明知销售假药还帮助的会构成销售假药罪吗?请详细说明下
[律师回复]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极大地破坏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于此类案件,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办案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销售假药案件中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
  我国《刑法》分则第3章第1节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规定,在主观构成要件上,对生产没有规定明知,对销售则规定了明知。对于以明知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而且明知应是一种现实的认识,而不是潜在的认识,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某种事实的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从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条文规定来看,其将销售假药罪中的“明知”解释为“知道”和“应当知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应当知道”属于推定的明知,并不包括确实不知道或者过失的情形。
  那么,对于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具体该如何把握呢?在办案实践中,销售假药行为人归案后往往以自己并不明知销售的药品系假药为由,为自己开脱辩解,意图逃脱法律的惩处。在行为人对其主观明知不供或予以否认的情形下,需要我们准确界定明知的范畴以及认定主观明知的科学方法。关于明知的范围界定,上述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关于认定的方法问题,我认为认定的根据是案件的基本事实,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涉案其他行为人的供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全案证据来综合判定。同时参考以下方面: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经营资质;二是有无依法履行进货检查验收义务。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药品销售者要查验供货企业的有关证件、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志等;三是有无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是否详细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等;四是药品进货渠道是否正规;五是药品购进、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六是药品包装是否规范,药品本身是否存在瑕疵。此外,考量行为人的文化程度、从业经历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判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已经认知或应当认知涉案药品系假药、已经怀疑或应当怀疑系假药、不能肯定或不应肯定系真药而仍予以销售等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坚持基础事实即生产、销售假药客观存在原则、主客观统一原则以及可辩驳等原则,对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认定,依法适度从重从严处罚,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7w浏览
生产销售假药罪药酒
10w+浏览2023-09-10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如何处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如何处罚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如何判刑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判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判刑金;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判刑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判刑金或者没收财产。
1w浏览2024-09-29
律师你好,我爸是医药代理,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医药厂家,对方的价格比其他厂家便宜很多,我爸猜到可能是假药,但是他也看到了有高额利润可以获得,所以就帮忙卖给药店,请问应当明知销售假药还帮助的会构成销售假药罪吗?请详细说明下
[律师回复]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极大地破坏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于此类案件,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办案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销售假药案件中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
  我国《刑法》分则第3章第1节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规定,在主观构成要件上,对生产没有规定明知,对销售则规定了明知。对于以明知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而且明知应是一种现实的认识,而不是潜在的认识,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某种事实的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从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条文规定来看,其将销售假药罪中的“明知”解释为“知道”和“应当知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应当知道”属于推定的明知,并不包括确实不知道或者过失的情形。
  那么,对于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具体该如何把握呢?在办案实践中,销售假药行为人归案后往往以自己并不明知销售的药品系假药为由,为自己开脱辩解,意图逃脱法律的惩处。在行为人对其主观明知不供或予以否认的情形下,需要我们准确界定明知的范畴以及认定主观明知的科学方法。关于明知的范围界定,上述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关于认定的方法问题,我认为认定的根据是案件的基本事实,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涉案其他行为人的供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全案证据来综合判定。同时参考以下方面: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经营资质;二是有无依法履行进货检查验收义务。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药品销售者要查验供货企业的有关证件、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志等;三是有无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是否详细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等;四是药品进货渠道是否正规;五是药品购进、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六是药品包装是否规范,药品本身是否存在瑕疵。此外,考量行为人的文化程度、从业经历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判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已经认知或应当认知涉案药品系假药、已经怀疑或应当怀疑系假药、不能肯定或不应肯定系真药而仍予以销售等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坚持基础事实即生产、销售假药客观存在原则、主客观统一原则以及可辩驳等原则,对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认定,依法适度从重从严处罚,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7w浏览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
10w+浏览2024-11-24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怎样处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怎样处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如何处罚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w浏览2024-10-06
律师你好,我爸是医药代理,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医药厂家,对方的价格比其他厂家便宜很多,我爸猜到可能是假药,但是他也看到了有高额利润可以获得,所以就帮忙卖给药店,请问应当明知销售假药还帮助的会构成销售假药罪吗?请详细说明下
[律师回复]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极大地破坏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于此类案件,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办案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销售假药案件中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
  我国《刑法》分则第3章第1节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规定,在主观构成要件上,对生产没有规定明知,对销售则规定了明知。对于以明知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而且明知应是一种现实的认识,而不是潜在的认识,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某种事实的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从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条文规定来看,其将销售假药罪中的“明知”解释为“知道”和“应当知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应当知道”属于推定的明知,并不包括确实不知道或者过失的情形。
  那么,对于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具体该如何把握呢?在办案实践中,销售假药行为人归案后往往以自己并不明知销售的药品系假药为由,为自己开脱辩解,意图逃脱法律的惩处。在行为人对其主观明知不供或予以否认的情形下,需要我们准确界定明知的范畴以及认定主观明知的科学方法。关于明知的范围界定,上述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关于认定的方法问题,我认为认定的根据是案件的基本事实,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涉案其他行为人的供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全案证据来综合判定。同时参考以下方面: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经营资质;二是有无依法履行进货检查验收义务。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药品销售者要查验供货企业的有关证件、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志等;三是有无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是否详细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等;四是药品进货渠道是否正规;五是药品购进、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六是药品包装是否规范,药品本身是否存在瑕疵。此外,考量行为人的文化程度、从业经历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判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已经认知或应当认知涉案药品系假药、已经怀疑或应当怀疑系假药、不能肯定或不应肯定系真药而仍予以销售等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坚持基础事实即生产、销售假药客观存在原则、主客观统一原则以及可辩驳等原则,对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认定,依法适度从重从严处罚,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7w浏览
生产假药罪与销售假药罪
10w+浏览2024-11-20
生产销售假药罪与销售假药的区别是什么
生产假药罪和销售假药罪区别主要是客观要件不同。生产假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生产假药;销售假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销售假药。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下面就是生产销售假药罪与销售假药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10w+浏览
诉讼仲裁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当怎样处罚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w浏览2024-09-15
律师你好,我爸是医药代理,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医药厂家,对方的价格比其他厂家便宜很多,我爸猜到可能是假药,但是他也看到了有高额利润可以获得,所以就帮忙卖给药店,请问应当明知销售假药还帮助的会构成销售假药罪吗?请详细说明下
[律师回复] 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极大地破坏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于此类案件,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办案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销售假药案件中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
  我国《刑法》分则第3章第1节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规定,在主观构成要件上,对生产没有规定明知,对销售则规定了明知。对于以明知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而且明知应是一种现实的认识,而不是潜在的认识,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某种事实的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从两高《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条文规定来看,其将销售假药罪中的“明知”解释为“知道”和“应当知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应当知道”属于推定的明知,并不包括确实不知道或者过失的情形。
  那么,对于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具体该如何把握呢?在办案实践中,销售假药行为人归案后往往以自己并不明知销售的药品系假药为由,为自己开脱辩解,意图逃脱法律的惩处。在行为人对其主观明知不供或予以否认的情形下,需要我们准确界定明知的范畴以及认定主观明知的科学方法。关于明知的范围界定,上述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关于认定的方法问题,我认为认定的根据是案件的基本事实,通过客观、全面地分析涉案其他行为人的供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全案证据来综合判定。同时参考以下方面: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经营资质;二是有无依法履行进货检查验收义务。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药品销售者要查验供货企业的有关证件、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志等;三是有无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是否详细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等;四是药品进货渠道是否正规;五是药品购进、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六是药品包装是否规范,药品本身是否存在瑕疵。此外,考量行为人的文化程度、从业经历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判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已经认知或应当认知涉案药品系假药、已经怀疑或应当怀疑系假药、不能肯定或不应肯定系真药而仍予以销售等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坚持基础事实即生产、销售假药客观存在原则、主客观统一原则以及可辩驳等原则,对销售假药行为人主观明知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认定,依法适度从重从严处罚,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7w浏览
销售生产假药罪
10w+浏览2023-09-08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京178****6940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34****318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7950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78****90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2****5592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镇江178****215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