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偷税漏税的规定处罚有哪些内容?

最新修订 | 2024-08-19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刑法对偷税漏税规定处罚的内容有偷税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数额在十万元以下的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偷税漏税是属于一种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只要一旦被查到必定就会受到处罚。
刑法对偷税漏税的规定处罚有哪些内容?

一、刑法偷税漏税的规定处罚有哪些内容?

刑法分则偷税漏税的规定有: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偷税罪修改内容的新旧对比

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做法,考虑到打击逃税犯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税收征管秩序,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同时有利于促使纳税义务人依法积极履行纳税义务,修正案(七)对偷税罪作了如下修改:

1.修改了该罪的罪状表述,将罪名由“偷税罪”改为“逃税罪”,不再使用“偷税”一词,而代之以“逃避缴纳税款”。

2.对逃税的手段不再作具体列举,而采用概括性的表述。“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以适应实践中逃避缴纳税款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修正案把逃税行为主要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对这一类行为比较好理解,与刑法条文修改前的偷税具体手段无大的区别,常见的如: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涂改等;未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而擅自将正在使用中或尚未过期的账簿、记账凭证销毁处理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第二类行为是“不申报”,是指不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这也是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一种常用手法,情况要比前一类复杂一些。主要表现为已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法人实体不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或者已经办理纳税登记的法人实体有经营活动,却不向税务机关申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行为等。

3.修正案对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构成犯罪的具体数额标准,以及逃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构成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没再作规定。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经济生活中,逃税的情况十分复杂,同样的逃税数额在不同时期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法律对数额不作具体规定,交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作司法解释并适时调整更为合适。

4.对逃税罪的初犯规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根据修正案的规定,对逃避缴纳税款达到规定的数额、比例标准,已经构成犯罪的初犯,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一是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二是缴纳滞纳金。三是已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这里有必要对第三个条件内容的含义作一些特别的解释。修正案规定,对逃税罪的初犯在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后,还应当由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才不追究刑事责任。在草案审议修改的过程中,法律委员会对于逃税的当事人是否可以对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罚款决定)提起行政诉讼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一致认为:由于修正案第四款是对本已构成犯罪、本应追究刑事责任的逃税人作出宽大处理的特别规定,不存在逃税当事人先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后,再来与税务机关就所谓行政罚款是否必要、罚款是否合理打行政诉讼官司的问题。因此,最后的法律条文改成“已受行政处罚的”,这不单是指逃税人已经收到了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主要是行政罚款)决定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逃税人本人是否已经积极缴纳了罚款,这是判断逃税人对自己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有无悔改之意的重要判断标准。如果已经构成逃税罪的纳税人拒不积极配合税务机关,满足本条第四款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个条件,税务机关就应当将此案件转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进入刑事司法程序,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5.对达到逃税罪的数额、比例标准不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也作了规定。第四款中“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到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体现了对有逃税行为屡教不改的人从严处理的立法思想。但是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并不是指逃税受过两次行政处罚的,到第三次逃税该受到行政处罚时,就应当定罪,无须再达到构成逃税罪数额、比例标准的要求。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本条第四款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是针对达到第一款规定的逃税数额、比例标准的逃税人而言的。因此,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人又逃税的,还必须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数额、比例标准,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综合上面所产的,偷税漏税是属于违反了我国的税务法,只要偷税漏税的金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标准那么就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而且金额越大那么所要受到的刑法就会越重,所以,违法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去做,不然就会后悔终身的。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5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68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刑法对偷税漏税的规定处罚有哪些内容?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0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8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5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0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1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1****24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6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3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4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偷税漏税·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宿迁152****646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144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588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偷税漏税的区分有哪些内容?
偷税与漏税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偷税行为,一般是采取隐瞒不报的手段进行违法犯罪,对于漏税行为一般是通过对需要缴纳的税费进行私自处理的情况,两者是有本质不同,但一定程度上漏税也可以转化为偷税行为。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内容
偷税可能会构成逃税罪,构成要件有: 1.主体要件: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4.客观要件: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漏税的构成要件是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主观方面为过失等。
19浏览 2024-10-08
我堂哥是公司管理人员,在内部给涉嫌了偷税漏税了,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对于公司员工偷税漏税是什么内容?
[律师回复] 可以向当地税务机关举报(国税局或者地税局),可以匿名或者实名举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br/>举报注意事项:<br/>1、举报人可以采取书信、电话和面谈等形式举报。举报时应当向受理偷税案件的地方税务机关讲明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如二人以上联名举报应分别讲明各自的上述情况,以备查验。<br/>2、地方税务机关受理举报案件和奖励举报人时,必须为举报人保密,保证举报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举报内容等情况不被泄露。<br/>3、地方税务机关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查实被举报人确属偷税行为后,应当在该案结案后10日内按本规定,确定应当奖励的举报人和奖励金额。<br/>4、地方税务机关奖励举报人时,应严格核实,防止奖金被骗取。因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奖金被骗取的,对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r/>扩展资料<br/>【刑法条文】(根据刑法修正案七修改)<br/>刑法第二百零一条:<br/>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r/>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br/>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br/>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340浏览
什么人偷税漏税,偷税漏税
10w+浏览2023-09-08
关于偷税漏税的整改内容是什么?
关于偷税漏税的整改内容是按照《税收征管法》第63条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伪造或者是变造,销毁会计账簿,记账凭证等行为的,都是需要按照偷税漏税罪来进行处罚,一般情况下,首先进行行政罚款,严重的按照刑事处罚处理。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内容
偷税的法律责任是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漏税的法律责任是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一定的滞纳金。 偷税是出于故意,而漏税是过失行为。
38浏览 2024-09-16
我叔叔企业出现问题,需要资金注入的,现在周转有些不开的,企业内有偷税漏税现象了,那企业偷税漏税行为有哪些内容?
[律师回复] <br/>一、偷税漏税罪的行为表现有哪些<br/>  偷税漏税罪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下述三种行为方式是对偷税犯罪行为手法的总的概括。<br/>  <br/>(一)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br/>  所谓伪造账簿、记账凭证,是指行为人为了偷税,平时没有按照税法设置账簿,为了应付税务检查而编造出假凭证、假账簿、无中生有、欺骗他人;所谓“变造”账簿和记账凭证,即把已有的真实账簿和凭证进行篡改、合并或删除,以此充彼,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账外设账、账外经营、真假并存,从而使人对其经营数额和应税项目产生误解,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这种方式多为个体经营者所采用,以此使税务人员无法得知其经营收支情况。<br/>  <br/>(二)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br/>  行为人通过此举以图减少应税数额,达到偷税目的。主要方法有,<br/>  (1)明销暗记;<br/>  (2)将产品直接作价抵债款后不记销售;<br/>  (3)已经销售而不开发票或以白条抵库不记销售;<br/>  (4)用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冲减销售收入;<br/>  (5)将展品或样品作价处理后不按销售记账,等等。<br/>  此外,多行开户,同时使用,而只向税务工作人员提供其中的一个,也是行为人隐瞒收入的常用方法。<br/> <br/>(三)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br/>  纳税申报是依法纳税的前提,纳税人必须在法定时间内办理纳税申报,如实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它纳税资料。行为人往往通过对生产规模、盈亏情况、收入状况等内容作虚假申报,来达到偷税目的。行为人有时虚报一项,有时虚报数项。<br/> <br/>二、偷税漏税的如何处罚<br/>   <br/>(一)行政处罚<br/>  偷税漏税行为情节较轻的,可行政处罚。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行为的处罚如下:<br/>  1、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br/>  2、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br/> <br/>(二)刑事处罚<br/>  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如下两种:<br/>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br/>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br/>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也给予同样的处罚。
1.3k浏览
偷税漏税,偷税漏税,偷税漏税到底是什么意思
10w+浏览2023-09-02
偷税漏税的造假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偷税漏税的造假行为的具体内容有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犯偷税罪,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法律规定具体内容是什么
逃税与漏税指篡改账目、虚假申报或隐瞒税款,未足额缴纳税款。对自然人,逃税额达较大金额(超10%应纳税额)者,可能面临3年以下监禁和罚金;逃税巨大(超30%)则刑期3至7年。单位逃税将面临巨额罚款,并严惩直接责任人。
20浏览 2024-06-24
我表妹的男朋友因为偷税漏税现在他的男朋友被抓起来了,偷税漏税法院判决书样本是什么
[律师回复] 被告人张某,男,因涉嫌犯逃税罪于2014年3月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14日被取保候审。<br/>辩护人李修根,山东文心正律师事务所律师。<br/>山东省莒县人民检察院以莒检公刑诉(2014)26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某犯逃税罪,于2014年7月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审理过程中认为本案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转为普通程序,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莒县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魏柏峰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某及其辩护人李修根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br/>经审理查明,2011年3月至11月,被告人张某与他人在未办理任何工商、税务登记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在莒县浮来山镇前石灰窑村经营塑料加工厂,生产吨包袋并进行销售,一直未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经莒县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核算,被告人张某自2011年3月至2011年11月,生产销售吨包袋206633条,共计销售收入人民币4246989元,应缴纳增值税123698.71元。2012年6月18日,莒县国家税务局向被告人张某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追缴增值税123698.71元及罚款74219.23元。被告人张某在接到税务处理决定书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后至莒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时仍未缴纳上述税款及罚款,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0%。案发后,被告人张某于2014年3月12日向莒县公安局缴纳税款130000元。<br/>上述事实,被告人张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书证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发破案及抓获经过、户籍证明、接受证据清单、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调查笔录、自述材料、应纳税计算表、工作底稿、价格汇总表、证明、发货单、扣押清单,证人徐某、屈某、于某的证言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br/>本院认为,被告人张某违反税收管理法规,不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且拒不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侵犯了税收征管秩序,构成逃税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诉机关指控成立,应予支持。被告人张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在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缴纳税款130000元且在庭审中能够自愿认罪,确有悔罪表现,判处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告人张某的辩护人关于被告人张某系初犯、无前科、认罪态度较好、具有悔罪表现的辩护意见成立,予以采纳;其他辩护意见与本案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br/>被告人张某犯逃税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四万元。<br/>(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限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br/>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这就是一份偷税漏税法院判决书样本
2.7k浏览
偷税漏税怎么判刑,偷税漏税怎么判刑,偷税漏税
10w+浏览2023-09-04
偷税漏税补税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有哪些
关于偷税漏税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基本内容是行政处罚相对人的相关信息,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及期限,不服行政处罚的司法救济途径,行政处罚决定书结尾的部分加盖的是税务机关的公章,还有行政处罚的日期。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第二次偷税漏税的法律后果是哪些内容
一、第二次偷税的法律后果为: 1、不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漏税的后果是被责令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一定的滞纳金。
10浏览 2024-10-16
偷税漏税怎么办,偷税漏税怎么办,偷税漏税逃了
10w+浏览2023-09-17
偷税漏税犯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逃税罪侵犯国家税收制度,通过欺诈、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申报或逃避缴款,达到法定金额门槛。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不论个人或法人皆可成为犯罪主体。其行为扰乱税收秩序,触犯基本制度。
46浏览 2024-06-08
什么行为是偷税漏税,偷税漏税的行为是什么,偷税漏
10w+浏览2023-09-10
律图 > 法律知识 > 税务类纠纷 > 偷税漏税 > 刑法对偷税漏税的规定处罚有哪些内容?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镇江181****1648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88****335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511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