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欺诈、胁迫等方式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二、合同撤销的后果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以后,对已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请求权,而已经接受财产的当事人则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返还财产主要适用于已经做出履行的情况。
如果当事人尚未开始履行,或者说财产尚未交付,则不适用返还财产。
2、赔偿损失。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以后,也将产生损害赔偿的责任。
损害赔偿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在不能返还财产的情况下,通过损害赔偿的方法使财产关系恢复原状;
二是对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以后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有过错,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行政处罚。
合同无效可产生追缴财产、罚款等行政处罚。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通过欺诈、胁迫等方式签订合同,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的,合同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