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是过失吗2025

最新修订 | 2024-08-02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污染环境罪是过失吗2025

一、污染环境罪是过失吗

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如果故意污染的话,可能会定其他罪,比如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等,就如同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性犯罪一样,如果故意开车交通肇事,可能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污染环境罪是故意还是过失是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意识来判定的,同时不同的情况还得了解污染环境的方式。

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可能同时触犯多个罪名,如违规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可能同时触犯污染环境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择一重罪处断。

二、污染环境构成犯罪有可能不坐牢吗?

根据《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实施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刚达到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但行为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全部赔偿损失,积极修复生态环境,且系初犯,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确有必要判处刑罚的,应当从宽处罚

解释作出这样规定,既考虑污染环境达到一定程度,危害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应当予以惩处的现实需要,又考虑了对于一些能够及时消除污染、防止损失扩大等危害相对较小的情况,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或者给予从宽处理,充分体现刑法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污染环境罪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侵害。不管是将污染环境罪规定为行为犯还是结果犯,只要是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行为,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后果。而且,造成他人伤亡、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等实害结果是通过污染环境行为导致的,作为手段的污染环境行为对环境自身造成破坏的结果,在发生的时间上通常要早于实害结果。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3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4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污染环境罪是过失吗2025
一键咨询
  • 152****08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1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5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0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5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5****14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2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6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8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3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8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0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8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环境污染罪·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沭阳188****730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5****339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819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污染环境罪是过失的吗?
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10w+浏览
环境保护
2025污染环境罪能缓刑吗
如果污染环境罪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且符合缓刑条件,可申请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时,可根据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或接触特定人群。
12浏览 2024-05-04
我发小为了工作需要在化工厂上班,就涉嫌污染环境了,给造成很大的破坏了,让公司给损失很大的,费用不低的,人已经被抓到了,那么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对象是什么?
[律师回复] <br/>一、污染环境罪的刑事责任我国的《刑法》没有污染环境罪的规定。但《环境保护法》第43条明确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了类似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以比照《刑法》第115条和第18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罪名做出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r/>二、污染环境罪犯罪对象本罪的对象为危险废物。具体包括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所谓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放射性废物是指放射性核素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是指含有传染病病菌的污水、粪便等废物;有毒物质是指对人体有毒害,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固体、泥状及液体废物;其他危险废物则是指上述列举之外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05浏览
污染环境罪2025
10w+浏览2024-02-19
污染环境罪可以过失吗?
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10w+浏览
环境保护
2025污染环境罪能缓刑吗
若满足缓刑的法定条件,可作出相应判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污染环境罪的量刑起点为一年。 若量刑情节调节结果在1至6个月,可判处3个月拘役。 若罪行严重,量刑起点为3至7年有期徒刑,则起点为4年有期徒刑。
31浏览 2024-04-18
2025我国环境污染
10w+浏览2024-11-05
污染环境罪故意还是过失
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10w+浏览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严重,要如何承担环境污染责任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严重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49浏览 2025-01-27
我叔叔他们家在农村开了一个工厂,结果将废气污染物排放在农村里面的土地里面,导致了当地土壤污染了,我叔叔构成了污染环境罪,污染环境罪主观是过失怎么判
[律师回复] <br/>1、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r/>  <br/>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酌情从重处罚:<br/>  <br/>(1)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br/>  <br/>(2)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br/>  <br/>(3)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br/>  <br/>(4)在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br/>  实施上述第<br/>(1)种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以污染环境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br/>  <br/>3、构成污染环境罪,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br/>  附:污染环境罪司法解释<br/>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br/>  (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br/>  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br/>  第一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br/>  <br/>(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br/>  <br/>(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br/>  <br/>(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br/>  <br/>(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br/>  <br/>(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br/>  <br/>(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br/>  <br/>(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br/>  <br/>(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br/>  <br/>(九)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br/>  <br/>(十)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br/>  (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br/>  (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br/>  (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br/>  (十四)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br/>  第二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六项至第十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br/>  第三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br/>  <br/>(一)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的;<br/>  <br/>(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br/>  <br/>(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br/>  <br/>(四)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br/>  <br/>(五)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的;<br/>  <br/>(六)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br/>  <br/>(七)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br/>  <br/>(八)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br/>  <br/>(九)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br/>  <br/>(十)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br/>  (十一)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br/>  第四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酌情从重处罚:<br/>  <br/>(一)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br/>  <br/>(二)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br/>  <br/>(三)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900浏览
环境污染案件2025
10w+浏览2024-10-24
污染环境罪是过失犯罪么
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10w+浏览
环境保护
污染环境罪只能是过失吗
事实上,污染环境罪并非仅限于过失犯罪,同样包含有意识的犯罪构型。该罪名主要是指行为人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诸如排放、倾倒乃至处理具有放射性、包含传染性病源体或有毒、有害等物质的活动,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情形。在实践中的司法判决过程中,倘若有行为人事先明知自身的不良行为势必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却仍然为之而积极投身其中,那么严格来讲,这便构成了故意犯的范畴。
45浏览 2024-08-18
我朋友他们工厂是一家化工厂,我朋友他们共场前几天在外面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了,我朋友他们工厂污染环境被起诉到法院,污染环境罪是不是过失犯罪
[律师回复] <br/>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自已行为的内容与危害性质、明知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某些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意志因素:希望这种结果发生。<br/>2、间接故意:放任。<br/>3、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区别:两者的认识因素相同。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明知的可以是行为必然发生的危害结果也可以是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而间接的只能是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br/>4、间接故意的发生:一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br/>故意的认定:<br/>1、要将犯罪故意与一般生活意义上的故意区别;<br/>2、要将犯罪故意与单纯的认识或者单纯的目的相区别;<br/>3、要将总同与分则的明知相区别;<br/>4、要将俣理推定与主观臆断相区别。<br/>二、犯罪过失的种类有哪些<br/>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br/>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br/>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同:两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区别:(意志上)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认识上)间的主观上考虑避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采取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则考虑到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用语上),一个是明知,一个是预见。<br/>过失的认定:<br/>1、认定疏忽大褐的过失应当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br/>2、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将合理的信赖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不能将遵循了行为规则的行为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625浏览
2025我在环境污染
10w+浏览2024-11-25
污染环境罪是过失犯罪吗
一般来说污染环境罪属于过失类犯罪,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对于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是明知的,但对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是行为人所希望的。
10w+浏览
环境保护
污染环境罪是否存在过失
在中国的刑法体系中,关于污染环境类别的犯罪通常情况下并不包含过失犯罪的情节。此类犯罪属于故意犯罪范畴,即行为人在明知其行为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前提下,依然选择实施相关行为。从主观层面来看,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素为故意,这主要源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具备的严肃性。鉴于可能导致严重环境污染的行为,法律规定行为人必须对此持有明确的认识并在主观上存在故意。
21浏览 2024-08-19
2025江门环境污染
10w+浏览2024-10-29
律图 > 法律知识 > 环境保护 > 环境污染罪 > 污染环境罪是过失吗2025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淮安180****930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52****198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8656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