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涉嫌故意欺骗他人犯法吗?

最新修订 | 2024-09-17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89人
专家导读 故意欺骗他人的,不一定是违法的行为。涉嫌故意欺骗他人的行为如果情况轻微的,没有造成一定的损失的,那么一般情况下是不属于构成违法行为的,但是当事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的。
如果涉嫌故意欺骗他人犯法吗?

一、如果涉嫌故意欺骗他人犯法吗?

故意欺骗他人的,不一定违法。如果行为人欺骗他人是为了诈骗其财物,则肯定是违法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是多少?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法律中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2、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法律中所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如果涉嫌故意欺骗他人行为出现的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构成了违法的行为,但如果欺骗的情况比较严重的,并且涉案的金额达到了一定的立案的程度的,那么就属于构成了违法的行为了,需要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有可能被处以一定期限的有期徒刑的处罚和相应金额的罚款的。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5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果涉嫌故意欺骗他人犯法吗?
一键咨询
  • 134****6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5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3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6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8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5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6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8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8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8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1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6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治安管理·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宿迁180****884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6****464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700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被委托人用阴阳合同欺诈委托人涉嫌犯罪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被委托人用阴阳合同欺诈委托人涉嫌犯罪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首先,要区分“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两者的概念。这两者在民事和刑事上事有区别的。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br/>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br/>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br/>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br/>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br/>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刑事方面: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br/>(<br/>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br/>(<br/>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br/>(<br/>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br/>(<br/>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br/>(<br/>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诈骗行为,便可构成合同诈骗罪。
345浏览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如果涉嫌故意欺骗他人犯法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镇江181****1169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35****760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1325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