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之中尚未明确阐述“网络信息罪”这一罪名,但是对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的行为确实已经有所规范和限制。比如,如果某些个人或者组织通过信息网络建立起专门用来从事诈骗、传授犯罪手段、制作或销售非法或被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或者通讯群组,甚至是针对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发布相关信息时,情节严重者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信息网络犯罪刑事拘留多久
刑事拘留的法定时限通常在最长的37日内。这其中包括了公安机关对于案件初步调查阶段所能进行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0日以及检察院核准逮捕所需的最多7日。
然而,实际执行刑拘的期限可能受到诸多因素如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搜集情况等等的影响发生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虽然在我们现行的法律体系之中尚无针对“网络信息罪”的确切定义,然而对于非法运用信息网络的行为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制措施。举例来说,如果有人建立了专门用于实施诈骗活动、传授犯罪技巧、制造或者贩卖非法物品等违法性质的网站或者通讯群组,抑或是在这些平台上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那么一旦构成了情节严重,他们将会面临最高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处罚以及相应数额的罚款。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