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拘留给了谅解书多久可以放人
嫌疑人遭受刑事拘留之后,能否获得释放及何时得到释放,关键取决于侦查机关对于案件的调查进度如何,同时也需要考虑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表现。给出谅解书或许可以对量刑阶段产生有利的作用,但是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决定刑事拘留的期限。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7日。若侦查机关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嫌疑人并无逮捕之必要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有罪,那么嫌疑人便有可能在拘留期届满之时获得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二、刑事拘留给家人发什么通知
在一个案件当事人遭受到刑事拘留之际,负责此案侦办的公安部门将依照规定向当事人的家属递送拘留通知。该份书面文书详尽记述了被拘留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和年纪等)、所涉及的罪名以及具体的拘留场所等重要内容,旨在使家属能够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并有机会为被拘留者寻求适当的法律援助。在收到拘留通知之后,家属享有合法权益,可依法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参与到案件的辩护过程中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在遭到刑事拘留之后,被关押人士的自由释放时间将会依据该案件的侦查进度以及关押的实际需要等方面因素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此情况下,谅解书虽然对于量刑有着积极影响,然而却并不能起到完全决定拘留期限长短的作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如果经过全面细致的调查过程后,执法机关发现没有逮捕嫌疑人的必要或者所获取到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其罪行,那么嫌疑犯就有望在拘留期满之时得到释放。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