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的特征: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特征):
二人以上;
(二)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特征):
共同的犯罪故意;
(三)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特征):
共同的犯罪行为;
(四)共同犯罪的客体要件(特征):
同一犯罪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共同犯罪的赃款怎么判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及第二十六条的相关明确规定,涉案赃物分配事宜往往取决于各个共犯人在作案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实施的行为。若有某位共犯人主导或发起了整个犯罪团伙,且在犯罪活动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此人便有可能被判定为首要分子。在进行裁决时,法院将全面权衡所有共犯人的罪责轻重以及他们在犯罪行为中的具体表现。针对首要分子,他们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同时也需承担较大比例的赃款。
至于其他共犯人,依据其各自的具体行为和应负责任的程度,法院可能会做出不同程度的定罪量刑,并据此确定相应的赃款分配额度。因此,涉案赃物的分配通常是以每位共犯人在犯罪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应负责任作为基础来加以决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协同犯罪乃是指两个或以上自然人之间因共同达成犯罪目的而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乃属法律规定之共同犯罪范畴。协同犯罪所具备的独特属性如下所述:首先是协同犯罪的责任主体条件(专属特性),即参与犯罪者至少需达到两人这一最低限度要求;其次是协同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条件(专属特性),即各参与者必须在犯罪意图上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犯罪意向;再次是协同犯罪的客观行为表现条件(专属特性),即各参与者必须在犯罪行为上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的犯罪目标;最后是协同犯罪的犯罪对象条件(专属特性),即各参与者所针对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相同的,即针对同一犯罪客体进行侵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