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情况下,涉嫌严重逃税或漏税行为者将面临刑事指控及定罪风险。通常而言,若纳税人采用欺诈、隐瞒等手段进行虚伪的纳税申报或故意不进行任何申报,逃避缴纳税款金额数量相当庞大且占据其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时,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惩罚;而当逃税额巨大且占据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时,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惩罚。
然而,如果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之后,能够及时补缴应纳税款,支付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那么他们将不会再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偷税漏税判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偷税漏税判了无期怎么办
被判处无期徒刑乃是极其严重的刑罚措施之一。倘若您对该裁决存在异议,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以主张原审判决在事实认定方面存在偏差、或者在法律适用上出现不当之处,甚至在审判过程中存在程度不等的程序违法现象。在此期间,家人与涉案人员务必尽力配合司法机构展开调查工作,如实交代相关事宜条据,力求争取到早日获释的可能性。服刑期间假若涉案人员展示出立功悔罪等良好表现,也不排除有获得减刑的可能。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偷逃税款无疑构成了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破坏了国家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行,更直接损害了广大公众的共同利益。
严重逃税或漏税者,若以欺诈手段逃税额超应纳税额10%,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及罚金;超30%则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并罚金。但及时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者,可免刑事责任。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