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对方谅解书还会被起诉吗
在司法实践中,即便取得了对方的谅解书,依然存在被起诉的可能性。
谅解书在刑事案件里属于一个能够起到从轻处罚作用的情节,但它并不能绝对地保证就不会被起诉。
从整个刑事诉讼的流程角度去分析,检察院决定是否起诉,主要是依据案件的事实是否清晰明了,证据是否真实且充分,以及是否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倘若犯罪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即便有了谅解书,检察院也有可能会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考量,或者因为犯罪行为本身的严重性等因素,而最终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谅解书对于犯罪嫌疑人在量刑方面通常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说,在法院进行审判的时候,由于有了谅解书的存在,犯罪嫌疑人很可能会因此而获得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在兼顾公正与人文关怀方面的考量。
二、取得谅解书后量刑会有多大减轻呢
取得谅解书在量刑时属于酌定从轻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不过,不同犯罪类型、具体案情,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程度有别。比如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谅解书可能对量刑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能适用缓刑;而在严重暴力犯罪中,谅解书虽可从轻,但减轻幅度相对有限。法官会结合全案事实、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综合判定对量刑的具体影响。
三、有了对方谅解书量刑会减轻吗
在刑事案件中,获得对方的谅解书通常对量刑会有积极影响,有可能减轻处罚。
从法律原理来看,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体现了被告人在犯罪后的悔罪态度以及与被害人之间矛盾的缓和。这一情节在量刑时属于酌定从轻情节。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法官在量刑时会综合全案考量,包括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谅解书虽不是必然导致从轻处罚,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比如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谅解书可能促使法官适用缓刑;在较为严重的案件里,也可能适当减少基准刑。不过,最终是否减轻以及减轻的幅度,要由法官根据具体案情来判定。
当探讨取得对方谅解书还会被起诉吗这一问题时,需要知道谅解书虽对事件走向有影响,但并不绝对。即便取得谅解书,司法机关仍会基于案件整体情况,如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等决定是否起诉。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谅解书可能使司法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在严重犯罪里,即便有谅解书,起诉的可能性依然较大。此外,谅解书的作用在不同罪名案件中也有差异。要是你对取得谅解书后起诉的具体流程、不同罪名受谅解书影响程度等有疑问,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