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杀害罪从年满多少岁判
就好比说,到了14周岁这个节点,要是犯了故意杀人罪,那可就得负刑事责任。
在14周岁到16周岁这个阶段,如果犯了故意杀人、把人故意伤害得特别严重导致重伤或者死亡,还有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这些罪,那也得负责任。
而要是满了16周岁再犯罪,那肯定就得承担刑事责任。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14周岁到18周岁之间犯罪的人,法律规定是要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这就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特殊保护,让他们在犯错的时候能得到更宽容的对待。
还有,当审判的时候年龄已经满了75周岁,一般是不适用死刑的,除非是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把人给弄死了才会例外。
这一系列的规定,既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关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又彰显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都得受到应有的惩罚。
二、故意杀害罪对未成年人量刑标准是怎样
我国刑法中没有“故意杀害罪”,准确表述是故意杀人罪。
对于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有明确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样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量刑时也要考虑其未成年人身份,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对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总体而言,法律在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时,充分考虑其心智发育不成熟等特点,体现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三、故意杀害罪量刑有哪些具体法律标准
在我国刑法中,是“故意杀人罪”而非“故意杀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实践中一般包括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将其私自处死;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等。但具体量刑会综合案件的各种事实、证据、情节进行判定。
当探讨故意杀害罪从年满多少岁判这一问题时,实际上背后还有不少要点值得关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年满十二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严重罪行,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了年龄界限,在量刑时,犯罪动机、手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都是重要考量因素。不同情形下的处罚存在很大差异。要是你对故意杀害罪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量刑标准,或是相关法律程序等方面还有疑问,无需纠结,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