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人案多久还可以追究
在涉及故意伤害罪行的案件中,其追诉时效受到所应承受刑罚种类及其程度的影响。在法定最高刑未满五年有期徒刑之情况下,该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规定为五年;若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则追诉时效相应延长至十年;若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追诉时效将进一步延长至十五年;至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情况,其追诉时效则设定为二十年。然而,若在二十年后仍认为有必要对相关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则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但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对案件展开侦查工作,或是在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之后,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则不受上述追诉时效的限制。此外,若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却未能立案的,同样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故意伤人案追诉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故意伤人案追诉时效根据可能判处的刑罚而定。依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故意伤人案件中,若致人轻伤,法定最高刑一般为三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五年;若致人重伤,法定最高刑可能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年;若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等,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追诉时效为二十年。不过,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故意伤人案的赔偿时效是多久
在故意伤人案中,关于赔偿的时效涉及民事诉讼时效规定。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这里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比如受害者在受伤就医后明确知晓加害人身份,且意识到因伤害行为产生了经济损失等权益受损情况。
不过,如果在这三年时效期间内,出现法定的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诉讼时效会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另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比如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等。所以具体案件需依实际情况分析判断时效问题。
当探讨故意伤人案多久还可以追究时,这背后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除了基本的追溯时效问题,比如法定最高刑不同对应不同的追溯期限外,还涉及到时效中断的情况。若在追溯期限内,犯罪人又犯新罪,那么前罪的追溯时效就会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另外,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要是你对故意伤人案追溯时效的中断情形、不受限情况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