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婚领证后多久才有继承权
当两个人办理了二婚的结婚证,那从这一时刻起,配偶就依法能够享有继承权。从领取结婚证的那一瞬间开始,夫妻之间就拥有了法定的、可以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不过,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继承开始之后,如果是按照法定继承来办理的话,那就按照法定的规则来;要是有遗嘱存在,那就按照遗嘱去继承或者接受遗赠;要是有遗赠扶养协议的话,那就得按照这个协议来办理。要是被继承人立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并且明确地把二婚配偶的继承权给排除掉了,那在进行继承的时候,就得严格按照遗嘱来执行。
另外,要是出现了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或者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之类的法定情形,那继承人可是会丧失继承权的。总的来说,办理了二婚领证之后,配偶在原则上是马上就拥有继承权,但是具体的继承范围以及方式,可是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二、二婚领证后怎样确定继承份额
二婚领证后,法定继承份额的确定有如下规则:
首先明确遗产范围,夫妻共同财产需先进行分割,分割后属于被继承人的部分才是遗产。
对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均等。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若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则按照遗嘱分配遗产,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若遗嘱中对遗产份额有明确安排,就依遗嘱执行。
此外,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三、二婚领证后继承份额该如何确定
二婚领证后,关于继承份额的确定如下:
首先,明确遗产范围,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财产,除有约定外,分割遗产时,应先将共同所有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其次,看是否有遗嘱。若被继承人立有遗嘱,按遗嘱分配遗产,遗嘱中确定的份额即为继承份额。
若没有遗嘱,则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当探讨二婚领证后多久才有继承权这一问题时,其实与之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些要点。二婚领证后,一旦婚姻关系确立,就依法享有继承权,不存在时间限制。但在实际继承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诸多复杂情况,比如遗产范围的界定,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先划分出来,之后才是被继承人个人财产进行继承分配。另外,遗嘱的效力也会影响继承顺序。要是您对二婚领证后的继承权范围、遗嘱对继承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疑问,别发愁,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