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审期间原告能否撤回起诉
在二审期间,原告一般不能撤回起诉。
二审程序是对一审裁判的审查。根据法律规定,二审中当事人申请撤回起诉的,法院经审查认为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或者双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的,不应准许。这是因为若允许原告随意撤回起诉,可能会规避一审判决的既判力,损害司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也不利于保障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若原告想结束诉讼,可在二审中申请撤回上诉,二审法院裁定准许后,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所以二审期间原告撤回起诉需谨慎,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法律规定,不可擅自为之。
二、二审原告撤回起诉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二审中原告撤回起诉,会产生多方面法律后果。
其一,一审裁判视为撤销。一旦二审准许原告撤回起诉,一审判决、裁定将不再具有法律效力,案件在实体上回归到未裁判状态。
其二,原告不得再次起诉。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二审中原告撤回起诉后,不得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这避免了当事人滥用诉权,反复缠诉。
其三,诉讼费用承担。原告通常需承担相应诉讼费用,包括一审、二审的诉讼费用,具体按规定和法院决定执行。
所以,二审原告决定撤回起诉需谨慎权衡,考量实体权益、后续维权途径及费用成本等因素。
三、二审中被告有无撤回反诉的权利
在二审中,被告有撤回反诉的权利。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被告即反诉原告申请撤回反诉,需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若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相关利益,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准许撤回反诉的,应当一并裁定撤销一审反诉裁判。
不过,一旦法院准许撤回反诉,反诉原告就不得再就该反诉另行起诉。所以被告在二审中决定是否撤回反诉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审慎做出决定。
当探讨二审期间原告撤回起诉这一情况时,除了知晓其本身的程序和规定,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了解。比如,二审期间原告撤回起诉后,一般不得再就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但存在特殊情形除外,这就涉及到哪些特殊情况能重新起诉的问题。另外,撤回起诉后诉讼费用的承担也是关键,通常是由原告承担已发生的诉讼费用。你是否正面临二审期间原告撤回起诉的相关难题呢?要是对于撤回起诉后的重新起诉条件、费用承担等问题仍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