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会被确定刑期吗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最终的刑事处罚,所以此时不能确定刑期。
在案件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司法机关会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情节等综合判定最终的刑罚。如果最终被认定有罪,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量刑。比如构成盗窃罪,根据盗窃金额、犯罪情节等,按照《刑法》相关条款确定刑期。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规定,保证随传随到。最终的刑期要经过完整的司法程序后,由法院作出判决才能确定。
二、取保候审期间犯罪会加重刑期吗
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通常会对量刑产生不利影响,但不是简单的“加重刑期”。
依据《刑事诉讼法》,被取保候审人在此期间犯罪,会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且区别情形,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从量刑角度,司法机关会将新罪与前罪进行综合考量。若前后罪都需判刑,一般会数罪并罚,即将两罪应判处的刑罚,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决定最终执行的刑罚,实际执行的刑期往往会比单纯一罪的刑期长。所以,取保候审期间犯罪虽不直接加重刑期,但会使最终承担的刑罚更重。
三、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刑期会加重吗
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刑期不一定直接加重,但会产生不利后果。
依据《刑事诉讼法》,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期间再犯罪,会被撤销取保候审,重新羁押。在量刑时,虽没有法律规定再犯罪必然加重处罚,但新罪会和之前犯罪进行数罪并罚。根据《刑法》数罪并罚原则,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比如前罪应判3年,新罪应判2年,数罪并罚后实际执行刑期会超过单罪最高刑期。同时,再犯罪表明其社会危险性较大,法官量刑时会综合考量,通常实际量刑结果可能偏重。
当探讨取保候审会被确定刑期吗这个问题时,除了其本身答案,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了解。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在后续司法程序中,如果法院判定有罪,就会确定具体刑期。另外,即使被取保候审,若违反相关规定,比如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而且,取保候审期间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仍在进行。要是你对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违反规定的后果,或者取保候审与最终刑期的关联等问题存在疑惑,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