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是多久
1.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受三年诉讼时效约束,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若出现权利人提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权利人起诉或仲裁等情况,诉讼时效中断并重新计算。自权利受损超二十年,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可依申请延长。
2.为保障自身权益,发生交通事故损害争议,应及时收集事故相关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记录、费用清单等。尽快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无果,要在诉讼时效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可向专业律师咨询,必要时提起诉讼。
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能否兼得
1.在我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大多情况下可兼得,但部分项目不能重复获赔。因第三人侵权致交通事故被认定工伤,劳动者既能向侵权人求偿民事赔偿,也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对于实际支出类费用如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按补偿原则,不能重复赔偿。而兼具补偿和赔偿性质的项目,如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通常可兼得。
3.劳动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别主张权益。比如交通事故受伤的劳动者,获得肇事方残疾赔偿金后,还能从工伤保险基金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建议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况,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清单等,以便顺利主张赔偿和待遇。同时,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三、交通事故损害是怎么赔偿的
1.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遵循先交强险、再商业险、最后侵权人赔偿的顺序。交强险先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若有商业三者险则由保险公司按合同赔偿,仍不足时侵权人依据相关法律赔偿。
2.赔偿项目涵盖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人身损害赔偿包含医疗费、误工费等,致残有残疾赔偿金,致死有死亡赔偿金等;财产损失按损失发生时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3.责任划分以交警事故认定书为准,双方按比例分担赔偿责任。若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解决。
建议:发生事故后及时报警定责,保留好相关费用票据。购买足够额度的商业三者险,降低自身赔偿风险。协商赔偿时保持理性,若无法达成一致,尽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当我们探讨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期限是多久时,这一问题至关重要。了解赔偿争议期限,能让我们在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一般来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在实际情况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会影响这个期限的计算。比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能会中断、中止。中断后,诉讼时效会重新计算;中止则是暂时停止计算。这些复杂的规定可能让您感到困惑。若您对交通事故赔偿争议期限的具体计算、中断或中止的情形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