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后逮捕有哪些程序要求
1.侦查机关瞧见犯罪嫌疑人没遵守取保候审规定,像没经批准就擅自离开住的市、县等情况,得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准许,做出提请批准逮捕书,再把案卷材料、证据一起交给同级人民检察院去审查批准。
2.人民检察院得审查批准逮捕。从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起的七天内,得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3.执行逮捕这事。要是人民检察院批准了逮捕,那就由公安机关去执行逮捕。逮捕之后,除了那些会妨碍侦查或者没法通知的情况外,得在二十四小时内把逮捕原因和羁押地方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单位。
二、取保候审后解除取保逮捕有啥法律程序
取保候审后解除取保并逮捕需遵循法定程序。首先,由办案机关制作《呈请逮捕报告书》,详细说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证据及逮捕的必要性,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人民法院院长批准。
批准后,公安机关会签发《逮捕证》,立即执行逮捕。执行时,必须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捺指印。如被逮捕人拒绝,执行人员应在《逮捕证》上注明。
逮捕后,除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在24小时内将逮捕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同时,办案机关需在24小时内对被逮捕人进行讯问,发现不应逮捕时,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三、取保候审后被逮捕的法律程序有啥特殊要求
取保候审后被逮捕,有如下特殊要求。
证据要求
需要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并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比如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干扰证人作证等。
程序要求
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检察院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检察院。如果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取保候审人,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检察院。
在了解取保候审后逮捕的程序要求时,我们知道这是个较为复杂的法律流程。当面临这种情况,除了基本的程序步骤,还可能涉及诸多细节问题。比如,逮捕后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如何落实,家属又该如何及时了解案件进展。若对这些拓展问题存在疑问,比如怎样准确把握家属获取案件信息的合法途径,或者嫌疑人在被逮捕后的申诉渠道等。别让这些困惑困扰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取保候审后逮捕的程序要求及相关拓展问题,为您提供清晰准确的法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