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予执行在什么阶段提出
先予执行得在受理案件到终审判决作出前提出。这期间提,是受理前程序没启动,不满足条件;终审后权利义务明确,没必要了。
先予执行是法院在终局判决前,为解权利人急需,裁定义务人先给些钱或财物的制度。
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法院会审查权利义务是否明确、不先予执行是否严重影响申请人生活或经营等,属实就裁定先予执行。
二、先予执行提出阶段不满足条件会怎样
若在提出先予执行阶段不满足条件,法院将驳回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先予执行需符合这些条件:案件属于给付之诉;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生活或生产经营;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若不满足上述条件,法院会认定先予执行申请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申请人的先予执行申请会被裁定驳回,且不能先获得相关财物或实现特定行为。不过,申请人若对驳回裁定不服,可申请复议一次,但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执行。总之,不符合先予执行条件就无法启动先予执行程序。
三、先予执行申请被驳回后该如何维权
先予执行申请被驳回,当事人可通过申请复议维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法院会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变更;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申请复议时,应准备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证明原申请符合先予执行的法定条件,如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等。若复议后结果仍不满意,在后续诉讼中可继续主张权益,待判决生效后,通过执行生效判决保障自身权益。
当探讨先予执行在什么阶段提出时,我们知道通常在案件受理后终审判决作出前可提出。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关要点需了解。先予执行提出后,法院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若申请人不提供担保,法院会驳回申请。并且,若申请人最终败诉,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先予执行涉及的范围较广,如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等案件。如果你在先予执行的担保要求、赔偿责任或者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