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为属于婚姻中的过错行为
婚姻里,下面这些做法常被看作过错行为。重婚就是有对象还跟别人领证,或者没领证却像夫妻一样生活。
与他人同居,是有配偶还和婚外异性,不按夫妻名义,长时间稳定住在一起。
实施家庭暴力,对家里人身体、精神等方面进行伤害。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虐待是经常家暴,遗弃是该照顾没自理能力的家人却不管。
有其他重大过错,像严重赌博、吸毒不改等,由法院依实际判定。这些过错在离婚分财产时,或影响过错方权益。
二、婚姻过错行为在法律上有何后果
在我国法律中,婚姻过错行为主要指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后果如下:
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意味着无过错方可能会多分财产。
在损害赔偿方面,若因上述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在子女抚养权的判决中,法院会从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出发,过错行为可能成为影响抚养权归属的因素,无过错方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三、婚姻过错行为在法律上有何责任认定
在我国法律中,婚姻过错行为主要指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以及有其他重大过错。
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即无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适当多分。
在损害赔偿上,若因上述过错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如家庭暴力造成身体伤害的医疗费等属物质赔偿;精神痛苦的抚慰金则为精神赔偿。
不过,主张过错方责任需提供相应证据,如重婚或同居的相关影像资料、家暴的报警记录和伤情鉴定等。
当我们探讨哪些行为属于婚姻中的过错行为时,除了常见的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实还有一些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过错行为。比如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配偶的财产权益,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婚姻中的过错行为往往会对无过错方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你在婚姻中遭遇了这些过错行为,或者对过错行为认定、财产分割等相关问题还有疑问,不要犹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