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审发回重审后多久立案
二审发回重审,原审法院收到裁定书和卷宗材料后,一般得在七天内立案。
按民事诉讼规定,这类案件原审法院要按一审程序重新组合议庭审理。
法院对起诉审查,符合条件的七天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的七天内出裁定不受理。
发回重审案虽特殊,也得遵循这基本立案时间。只是实践中会因案件复杂、法院工作安排等有差异,但也应在合理时间完成立案。
二、二审发回重审立案期限法律如何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原审法院收到发回的案件后,应在七日内立案。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立案机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三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审判庭。原审法院收到二审发回重审的案件,会按照一审程序重新审理。重审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三、二审发回重审未立案超期是否违法
二审发回重审未立案超期一般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发回重审的案件后,应按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且需在规定期限内立案。
若未在规定时间立案,违反了程序规定。当事人可通过正当途径维护权益,如向该法院的立案庭了解情况,要求说明未立案原因;也可向法院的监察部门反映,由其监督立案流程;还能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检察院有权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若存在程序违法,可要求法院纠正。总之,未立案超期是不符合法律程序要求的。
当探讨二审发重审后多久立案时,除了知晓立案时间相关问题,还有与之紧密相连的情况值得关注。发回重审后的案件,在程序上虽然类似一审,但也存在一些特殊之处。比如,重审时原有的证据是否依然有效、是否还能补充新证据,这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而且,重审的审判期限也和一般一审有所不同,当事人需要有清晰的认知。如果您对二审发回重审后多久立案的具体细节,或是重审中的证据、审判期限等方面存在疑问,别让困惑萦绕心头。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精准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