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了诽谤罪怎么量刑处罚
诽谤罪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依据刑法,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此罪一般为告诉才处理,即需被害人向法院控告,法院才处理。若被害人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检察院和其近亲属可告诉。不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除外,比如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等情况,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量刑会综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判定。
解决措施和建议:
1.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不随意捏造和散布不实信息,避免触犯诽谤罪。
2.当自身名誉受到侵害,可及时收集证据,向法院提出控告。
3.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诽谤罪的认识和重视。
二、诽谤罪情节轻微会怎样从轻处罚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若情节轻微,在量刑上会综合考量从轻处罚。
依据《刑法》,诽谤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情节轻微的诽谤罪,可能会在该刑罚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刑种或刑期。比如,可能会判处拘役或管制,而非有期徒刑;或者判处较短的刑期。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考虑多种因素判断情节是否轻微,如诽谤行为造成的影响范围、对被害人名誉损害程度、行为人是否有主动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悔罪表现等。若行为人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真诚悔悟,也会作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
三、诽谤罪受害人如何依法要求赔偿
诽谤罪受害人要求赔偿,可按以下步骤:首先,收集证据,如网络诽谤的网页截图、书面诽谤材料、证人证言等,证明对方实施了诽谤行为及给自己造成损害。其次,可先与侵权人协商赔偿,明确提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要求。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的民事诉讼。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单独民事诉讼则需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失,如因诽谤导致的医疗费、误工费等,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会依据侵权行为的情节、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赔偿数额。
在探讨犯了诽谤罪怎么量刑处罚时,我们不仅要了解量刑处罚本身,还有相关的一些重要情况值得关注。比如,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需被害人自行向法院起诉。而且,若因诽谤行为导致被害人精神损害等额外损失,被害人还可依法要求民事赔偿。如果你对诽谤罪的量刑幅度、告诉才处理的具体程序以及民事赔偿的标准等问题仍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精准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将为你详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