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诉讼多少钱构成犯罪
虚假诉讼不能只看金额定犯罪。按法律,编造事实打民事官司,妨碍司法秩序或严重损害他人权益,就构成虚假诉讼罪。
“妨碍司法秩序”,像法院因假事实做裁判,干扰司法活动、影响公信力。
“严重侵害他人权益”,包括让人财产损失大,或严重损害人身权利、名誉等。
实践中,金额小但影响恶劣可能入罪,金额大但没妨碍司法或损害权益,就不构成犯罪,具体由司法机关依实际判定。
二、虚假诉讼造成多少损失会被定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就会构成虚假诉讼罪,并非单纯以造成损失金额定罪。
不过,根据相关司法实践及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认定为“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致使他人债权无法实现,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致使他人因行虚假诉讼罪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等。
只要实施了虚假诉讼行为,妨害司法秩序,如导致司法机关多次进行审理、耗费司法资源等,即便未造成实际损失数额,也可能被定罪。
三、虚假诉讼量刑与金额多少有何关联
虚假诉讼罪的量刑与金额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金额不是直接量刑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金额会影响对“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情节严重”的判断。例如,涉案金额巨大可能导致他人经济损失严重,或使司法资源大量消耗,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从而适用更重的刑罚。不过,还需综合考虑伪造证据情况、对司法秩序干扰程度等其他因素。
当探讨虚假诉讼多少钱构成犯罪时,除了金额标准外,还有一些关联要点值得了解。虚假诉讼即便未达到特定金额,但致使他人经济损失、严重干扰正常司法活动秩序等情形,也可能构成犯罪。并且,若实施虚假诉讼行为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逃避合法债务,还可能同时触犯诈骗罪等其他罪名。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还严重破坏司法公信力。如果你对虚假诉讼金额认定的特殊情况、虚假诉讼涉及多种罪名的法律适用等问题存在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