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诽谤罪是否包括捏造部分事实
诽谤罪涵盖捏造部分事实的状况。它是故意编造并传播不实之事,严重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的行为。即便事实有部分真实,只要恶意编造散布且后果严重,也可能构成此罪。
情节严重常见于多次造谣诽谤,或导致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判断是否构成诽谤罪,要综合多方面。若遭遇此类侵害,应收集证据,通过刑事自诉等方式维权。
二、捏造部分事实构成诽谤罪有何判定标准
捏造部分事实构成诽谤罪,判定标准如下:
捏造并散布行为:须有故意捏造部分虚假事实并散布的行为。若只是传播真实信息,即便对他人名誉不利,也不构成。散布指通过言语、文字等方式扩散虚假内容。
情节严重:诽谤行为要达到情节严重程度才构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等情形,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主观故意: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且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过失传播虚假事实不构成此罪。
三、部分捏造事实构成诽谤罪有何判定标准
部分捏造事实构成诽谤罪,需满足以下判定标准。
首先是捏造并散布行为。需有故意捏造部分虚假事实并加以散布的行为,若只是传播真实事件,或虽有部分夸张但基本事实属实,则不构成。
其次是情节严重。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等情形,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再者主观为故意。行为人需明知自己散布的是捏造的虚假事实,且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
此外,诽谤对象需特定,能让公众知晓指向何人。若未指明具体对象,但公众能推知,也可认定。
当探讨诽谤罪包括捏造事实这一问题时,其实还有相关的重要方面值得了解。一旦构成诽谤罪,除了要面临刑事责任,还可能涉及民事赔偿责任,比如要对受害人因诽谤遭受的精神损害、名誉损失等进行赔偿。而且,诽谤行为可能会对受害人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使其社会评价降低。若诽谤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也会违反治安管理规定,面临行政处罚。你是否遇到过与诽谤相关的困扰呢?若对于诽谤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以及诽谤后的赔偿事宜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