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拘留到逮捕的过程是怎样的
1.拘留呢,就是公安机关在紧急那时候,对正在作案的人或者有重大嫌疑的人,依法把他们的人身自由暂时给收回来的一种强制办法。拘留之后呢,一般得在24小时内把这事儿告诉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工作的地方。
2.审查逮捕,是公安机关觉得要把犯罪嫌疑人给逮捕了,就得请人民检察院来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接到那请求批准逮捕的书后,得在7天之内决定是批准逮捕还是不批准逮捕。
3.执行逮捕呢,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由公安机关去执行逮捕。逮捕之后呢,除了那些会妨碍侦查或者没法通知的情况以外,得在24小时内把逮捕的原因和关押的地方,告诉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工作单位。
整个过程必须得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弄,这样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哦。
二、法律上从拘留到逮捕的条件有哪些
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这里应指刑事拘留转逮捕。
从刑事拘留到逮捕需满足以下条件:
证据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即同时具备下列情形: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刑罚条件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结合已有证据判断,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可能会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社会危险性条件
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企图自杀或者逃跑。
三、法律上从拘留到逮捕需满足哪些条件
从拘留到逮捕需满足不同条件。
拘留条件
刑事拘留: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如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等情形,公安机关可先行拘留。
行政拘留:违反治安管理等行政法律规范,有明确的违法事实,且根据相关法律应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逮捕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根据已有证据判断,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如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等。
了解法律上拘留到逮捕的过程至关重要。从拘留开始,公安机关会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之后,会进一步收集证据,判断是否符合逮捕条件。逮捕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若对拘留到逮捕期间的各个环节,比如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是否合法、审批过程中的具体考量因素等存在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拘留到逮捕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要点,为你解惑,让你清晰把握这一重要的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