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该怎么办
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事由。若遭遇家庭暴力致离婚,首先要及时报警,警方出警记录及询问笔录等可作为家暴证据。同时,要注意留存医院诊断证明、伤情鉴定报告、照片、视频等相关证据。
在离婚过程中,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会根据照顾无过错方原则进行判决,适当倾向于受家暴一方。
你可先与对方协商离婚事宜,签订离婚协议,协商不成则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诉讼中,清晰阐述家暴事实,提交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合理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等。要勇敢面对,借助法律武器摆脱困境。
二、家庭暴力离婚时受害方如何获法律赔偿
家庭暴力离婚时,受害方获法律赔偿可按以下步骤:
首先,要收集证据。如报警记录,警方出警后会有相关记录;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能证明受伤情况;还有受伤的照片、视频;施暴方的悔过书、保证书;证人证言等。
其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主张损害赔偿。在离婚诉讼中,依据《民法典》,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涵盖因家暴就医的医疗费、误工费等;精神损害赔偿根据家暴方式、程度等因素,由法院酌情判定。一般需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赔偿请求,若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诉讼。
三、因家庭暴力离婚,财产分割法律上咋判
因家庭暴力离婚时,财产分割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协议优先: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先由双方协议处理。若双方能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按协议执行。
法院判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属于无过错方,法院在判决时会倾向于保护其权益,适当多分财产。
损害赔偿: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主要是因家暴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等;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后果等因素确定。
当我们探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该怎么办时,除了要关注离婚流程本身,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比如,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法院通常会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进行判决,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无暴力行为的一方争取抚养权会更有优势。另外,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受害方还可以要求施暴方进行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你是否正在经历或曾经历过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困境呢?如果对于离婚后的抚养权争夺、损害赔偿等问题存在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