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权责任承担要件有哪些内容
侵权责任承担通常有这四个要点:
首先得有侵权行为,就是有人做了侵害别人合法权益的事,做了不该做的或者没做该做的。
其次要有损害事实,像财产、人身、精神方面受损害,这是实实在在的不利后果。
然后侵权行为和损害得有因果联系,损害是由侵权行为造成的。
最后看行为人有没有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不过特殊情况,不管有无过错,造成损害就得担责。判断时要综合考虑这些。
二、侵权责任免责情形法律规定有哪些
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侵权责任免责情形主要有:
1.受害人故意: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如自杀行为致损,他人无责。
2.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一般不承担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像地震、洪水等灾害导致损害,符合条件可免责。
3.正当防卫: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人应承担适当责任。
4.紧急避险: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若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或给予适当补偿。避险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避险人承担适当责任。
5.自甘风险: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行为受到损害,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其他参加者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三、侵权责任赔偿范围在法律上如何界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赔偿范围的界定区分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
人身损害方面,造成一般伤害的,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财产损害方面,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若侵害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财产权,赔偿数额按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确定。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权利使用费合理确定。
此外,若侵权行为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当我们探讨侵权责任要件有哪些内容时,除了明确常见的侵权责任构成要素,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拓展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在确定侵权责任后,赔偿范围如何界定是个关键问题,这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计算等。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侵权行为,举证责任分配也有不同规则。若在侵权事件中,侵权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责任承担方式也较为特殊。你是否在侵权相关事宜中遇到难题?若对侵权责任的后续处理、举证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