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中遗产的分配顺序是怎样的
遗产分配有先后顺序。
先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像配偶、子女、父母这些。丧偶儿媳或女婿要是对老人尽了主要赡养责任,也算第一顺序。没有第一顺序时,才轮到第二顺序,也就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先第一顺序继承,第二顺序不参与。同一顺序继承份额通常均等。不过对困难且缺劳动能力的要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住的可多分;有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不分或少分。协商一致,也能不均等。
二、法律规定下遗嘱继承优先顺序如何定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当存在合法有效的遗嘱时,按照遗嘱内容分配遗产。
遗嘱继承的优先顺序主要依据遗嘱的效力来确定。不同形式的遗嘱,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民法典》规定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等形式。取消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不论遗嘱形式如何,只要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且是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都具有法律效力。
若存在多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来确定遗产分配。同时,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否则这部分遗嘱内容可能被认定无效。
三、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份额该如何确定
遗产继承份额确定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情况。
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比如配偶、子女、父母这些第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平均分配遗产。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遗嘱继承中,则按照遗嘱指定的份额来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只要遗嘱合法有效,就按遗嘱确定的份额执行。
当探讨法律中遗产的分配顺序是怎样的问题时,除了基本的分配顺序,还有一些相关要点需关注。比如,若存在遗嘱,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即便法定继承有既定顺序,遗嘱能改变遗产分配走向。另外,在遗产分配时,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以照顾。若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可少分或不分。你是否在处理遗产分配问题时有诸多疑问?若对遗嘱效力、特殊继承人权益等相关法律问题有困惑,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