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纠纷应该怎么解决?

最新修订 | 2024-06-22
浏览10w+
黄蓉律师
黄蓉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9万人
专家导读 解决此类纠纷,首先要确定彩礼的范围。对于以结婚为目的赠与,可以视为传统意义上的彩礼。基于将来共同生活进行的给付,通常有三种情况:1、基于习俗给付的作为订婚标志的物品。2、一方给付的贵重物品及生活资料。3、相互赠送的小额钱款、礼品等。

彩礼纠纷应该怎么解决?

彩礼纠纷应该怎么解决?

按照农村的一般习俗,婚约一方会向对方或对方亲友赠送订婚礼物,俗称彩礼。目前,我国法律对于彩礼尚未有定义,在司法实务中,彩礼又称聘礼,是指男女双方基本确定恋爱关系后,按照当地风俗,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者财物,表示其想与对方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彩礼在我国许多地区主要是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婚约的解除引发的彩礼返还纠纷,长期以来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一)对于彩礼的认定

要解决彩礼返还问题,首先需认定何谓彩礼。男女恋爱期间互赠财物表情达意实属人之常情。这种表达感情的物质载体并非一概为彩礼,因此男女互赠信物一旦赠与行为已经完成是否返还完全由双方决定。而彩礼则不然,法律规定了返还原则。基于二者法律后果上的不同;需对何谓彩礼进行判断。对此,法律缺乏明确规定;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当地是否有给付彩礼的习俗。有给付彩礼习俗的是认定彩礼的前提。如果当地没有给付彩礼的风俗习惯,男方婚前给付一般不宜认定为彩礼。

2、给付财物价值大小多少的考量。彩礼一般为数额较大的金钱或者价值较高的财物。数额是否较大需从当地经济状况出发进行认定。

(二)是否返还的问题

1、不予返还。当事人虽接受彩礼,但已经结婚的,离婚时如一方主张返还的,原则不予支持。但特殊情形下例外:

一、是虽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

二、是因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此处应指因给付行为导致给付人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生活水平的情形。

2、应予返还。

有以下三种情形,彩礼应予返还:

1、给付彩礼后双方未办结婚登记的。

2、包办、买卖婚姻而收受彩礼的。

3、以订婚为名行骗取彩礼之实。

(三)返还数额的认定

我国法律虽规定了返还与不返还的原则;但如果返还究竟如何掌握返还的尺度,仍需根据当地风俗及当事人特殊情况酌情认定。在应当返还的范围而言,要根据已给付彩礼的使用情况,是否在男女双方共同生活中发生了必要的消耗,婚姻关系或者同居关系存续期间的长短,如具体如哪方提出结束人身关系、双方结婚时间长短、有无生育子女、财产使用情况、双方经济状况等。

如江苏省泰州姜堰市法院规定“接受彩礼方提出解除婚约的,彩礼价值在2000元以上至10000元的,按照80%返还,价值在10000元至20000元的按照90%返还,价值在20000元以上的则全额返还。如果是给付彩礼方提出解除婚约的,2000元至10000元按60%返还,10000元至20000元按70%返还,20000元以上则全额返还”。此做法兼顾了当地风俗及经济发展情况,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四)返还主体问题

实践中给付彩礼并不单纯是婚姻当事人之间的事情很多情况下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来往,因此彩礼给付人与收受人往往不限于男女双方,而一旦产生纠纷,当事人则抗辩自己非收受方或对方非给付方,在司法实践中,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并非仅限于男女双方,还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及近亲属,这些人均可成为返还彩礼诉讼的当事人。

对此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并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的,一般不列彩礼的实际给付人、实际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而应以男女双方作为彩礼返还的权利人与义务人。一方以不是彩礼的实际给付人或者实际收受人为抗辩拒绝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一方提起返还彩礼之诉的,如果彩礼的给付人与收受人不是男女双方可直接列实际给付人和实际收受人为诉讼当事人,既符合实际的权利义务状态也有利于真正纠纷的解决。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8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02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彩礼纠纷应该怎么解决?
一键咨询
  • 153****28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7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0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4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8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6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1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6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彩礼·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盐城134****972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173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749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判决返还彩礼,应该如何返还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双方离婚彩礼该怎样解决
夫妻离婚彩礼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离婚彩礼需要返还;(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彩礼需要返还;(3)婚前给予并导致给予人生活困难的,需要返还彩礼。
27浏览 2024-09-20
彩礼纠纷如何解决(订婚彩礼纠纷)
10w+浏览2024-02-29
法院应该如何处理彩礼纠纷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法院应该如何处理彩礼纠纷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女方不退彩礼钱该怎么解决
可以与女方协商或找相关部门进行调解,协商调解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彩礼是否返还应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在离婚时要证明双方结婚登记后确实没有共同生活,或者给付彩礼后导致生活困难。不离婚的,彩礼一般不会退还。
1浏览 2024-09-23
彩礼返还纠纷如何处理,彩礼纠纷应该怎么样解决
[律师回复] 如何处理彩礼返还纠纷<br/>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br/>(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br/>(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br/>(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br/>适用前款第<br/>(二)、<br/>(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br/>发生彩礼返还纠纷怎么办<br/>彩礼也是一种赠与行为,但是这种赠与是附条件的,以结婚为目的。但是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其他的赠与行为。因此,解决彩礼纠纷,应当与给付财物行为的性质加以区别:<br/>(一)基于包办、买卖性质的婚约而发生的财物给付或者借婚约为名向对方索取财物。这种给付财物的行为因违反《婚姻法》的禁止性规定而归于无效。《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br/>(二)婚约一方在平时给付对方一定数量价值较小的财物,以此来增进双方的感情,进而促成婚姻的成立。这种给付财物的行为与婚约习俗无关,属于正常的人际交往范畴,为一种无偿的赠与。<br/>(三)婚约一方按照习俗给付对方一定数量价值较大的财物。这种给付财物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婚约一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为的一种赠与,这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而不是一种无偿的赠与。男女双方的内心真实意思表示实际上是以婚姻的达成为预期的,这些财物在婚姻关系解除时是可以请求返还的。
441浏览
彩礼纠纷 解决
10w+浏览2024-11-18
法院应该怎样处理彩礼纠纷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法院应该怎样处理彩礼纠纷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婚约解除后彩礼应该如何处理
彩礼本质上是附条件赠予,婚约解除后,若接收方不返,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指无合法依据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引发权利义务关系:实际受益人有权索回不当利益,不当得利者有法定义务归还。
11浏览 2024-06-11
彩礼纠纷应多久下判决书
10w+浏览2023-09-15
彩礼该返还吗,彩礼纠纷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婚前给的彩礼离婚该如何解决
婚前给的彩礼,离婚后一般是无法退还的,但有三种例外情形:(1)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虽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并且双方已经离婚或准备离婚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并且双方已经离婚或准备离婚的。
16浏览 2024-10-22
彩礼返还纠纷的解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br/>一、彩礼的定义<br/>彩礼,一般是指男方为达到与女方结婚的目的而依照习俗给付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财物,彩礼的给付也是婚约成立的标志。<br/>虽然我国《婚姻法》对婚约和彩礼均未作出规定,但是彩礼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在民间有着深厚基础的古惯对当今中国社会仍有极大的影响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的彩礼也不断提高,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一旦双方最终不能结为夫妻,则彩礼的处置问题往往会引发纠纷,最终诉者。<br/>二、彩礼的性质<br/>关于彩礼的性质究竟是何种债的关系,我们法律没有相应的规定,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学界大致有附条件赠与说、所有权说、契约说等几种观点。一般定性为附条件赠与,即一方当事人以结婚为条件赠与给另一方的财物,若结婚条件没有实现,收受彩礼的一方应将彩礼返还。<br/>三、彩礼的认定<br/>现实生活中,男女交往过程中,男方可能会送很多财物给女方。这些礼物不仅包括订婚后男方给予女方的聘礼,还包括各个节日或者某种特殊的日子男方或男方家长赠送给女方各种礼物,比如见面礼、生日礼物等等。在发生纠纷时,这些财物中哪些属于彩礼,必须要作出判断。<br/>一般认为,订婚后男方以结婚为目的依当地习俗给予女方及其家庭的财物应认定为彩礼。对于双方及其家庭之间为赠进感情而赠送的价值不大的财物,应认定为一般的赠与,而不是彩礼。<br/>另外,应当将彩礼与借婚姻之名骗取财物进行区别。借婚姻之名骗取财物是指女方表面上是与男方结婚为条件索要聘礼但实际上却只为骗取男方的财产,并没有真正结婚的意愿。种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如果情节严重,就会涉嫌诈骗罪。<br/>四、彩礼的返还<br/>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对于彩礼纠纷处理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br/>(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br/>(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br/>(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br/>(二)、<br/>(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该规定主要是为了解决彩礼返还纠纷而设立,而并非提倡和鼓励彩礼的存在。对于该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已经按习俗举办婚礼并共同生活但未登记结婚,最终分手是否需要返还彩礼;再比如,恋爱期间赠与的大额财物(汽车、钻戒等),分手时是否需要返还。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彩礼的返还应当注意下列问题:<br/>1、彩礼是否返还,应以当事人是否登记结婚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登记结婚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经登记结婚的,原则上不予返还(造成对方生活困难除外);虽未登记结婚但已经按照习俗举办婚礼,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原则上不予返还彩礼。<br/>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br/>3、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过程中相互赠送的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具体情况及性质,由依法作出处理。小额的作为一般的赠与,不能要求返还;金额比较大的,比如上述说的汽车,笔者认为应当折价补偿赠与人。<br/>4、彩礼返还的诉讼时效。返还彩礼的诉讼时效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即两年。但在司法实践中,2年的起算时间又是相当复杂的。<br/>(1)收受彩礼的一方与他人登记结婚且给予彩礼一方知道的,从收受彩礼一方与他人登记结婚之日起计算;<br/>(2)收受彩礼的一方明确告知不与给付彩礼的一方结婚的,从告知之日起计算;<br/>(3)收受彩礼一方与给付彩礼一方登记结婚又准备离婚的,从双方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计算。除这三种情况外,还存在一种收受彩礼的一方即不与他人登记结婚,也不明确拒绝结婚,只是以种种借口拖延结婚,最后给付彩礼一方欲解除双方婚约要求返还彩礼,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诉讼时效的计算就变得复杂了。从给付彩礼之日起计算两年的时效,还是直接适用《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最长保护期限,从给付彩礼之日起20年之内,只要收受彩礼方未与给付方缔结婚姻,都可以请求返还彩礼?这在目前还是有争议的问题。
374浏览
彩礼返还纠纷怎么解决(彩礼返还纠纷解决机制)
8.7w浏览2024-02-22
订婚后决定分手,彩礼钱应该如何办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订婚后决定分手,彩礼钱应该如何办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离婚彩礼钱法律上该如何解决
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属于以下情形,一般可以要求返还:(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32浏览 2024-09-27
结婚彩礼纠纷怎么解决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给付彩礼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类纠纷是笔者审理最多的,也是笔者体会最深的案件。男女双方从相识、相知、相爱、相恋,再到结婚生子组织家庭,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男女结合的方式亦不尽相同,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由恋爱;另一种是经媒人介绍。第一种方式以城市、城镇居民居多,另一种方式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居民居多。相比较而言,经媒人介绍的比自由恋爱的,产生“彩礼”的纠纷较多。在司法实践中,彩礼的名目繁多,解决此类“彩礼”纠纷,有的学者认为:“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是以当事人是否缔结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的一方应当返还彩礼。给付彩礼后如果已经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形下才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男女双方按照农村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另一观点认为,不能机械地理解“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一词,并举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多年的当事人,孩子也生了好几个,在解除同居关系时,一方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由,请求对方返还曾经给付的彩礼。这种情况与司法解释规定的情形不符,该司法解释实际指的是一方按照习俗收了彩礼,而双方并没有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没有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情形。<br/>审判实践中,男方给付的“彩礼”,女方较多地购置了陪嫁物品,但女方的父母出于对子女的关心,亦出资为女儿置办的陪嫁物品除外。在男方提出要求女方返还“彩礼”时,女方也会相应的提出要求男方返还“嫁妆”的请求。以第一种观点为例,如男女双方按照农村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对男方提出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的主张依据该观点不予支持,而对女方要求男方返还“嫁妆”的主张应如何处理,是支持女方的请求,还是驳回。如支持女方请求,那么该处理结果有失公平,不利于保护男方的合法权益,使男方“血本无归”,处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境地。如驳回女方的主张,则“嫁妆”系女方的个人财产,依据物权法原理,女方有要求男方返还原物的权利,显然与物权法相悖。再如观点<br/>二,“一方按照习俗收了彩礼,而双方并没有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没有在一起共同生活”,这种观点实际剥夺了已同居生活的男方的财产权,限制了人民受理解除同居关系后男方再提出返还“彩礼”纠纷,使大量的此类纠纷在民间继续存在,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因素,这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415浏览
解决彩礼纠纷应注意的问题
10w+浏览2024-03-05
律图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彩礼 > 彩礼纠纷应该怎么解决?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泰州178****2537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78****247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8111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