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6-29
浏览10w+
李阳律师
李阳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3050人
专家导读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运用投放危险物质的方式实施犯罪,从而危害公共安全。

{ArticleTitle}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国具有特别严谨的法律制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触犯法律,但是如果没有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认错态度诚恳,就不会产生太大的麻烦,如果,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秩序,并且触到了道德底线,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天,我们看一下,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是什么?

一、罪行简介

投毒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犯罪对象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毒害性”物质,系指能对肌体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因而损害肌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如氰化物、砒霜及其他各种剧毒品。该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重罪,近年来呈高发的态势。在司法实践中,鉴于该类案件的特点,证明投毒犯罪的直接证据极少,从证据充分性上去审查认定该类犯罪难度较大,出庭作证则难度更大。有些案件只能从情理与迹象上去分析判断,因此,分析研究该类犯罪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也为当前的司法实践所必需。

二、构成要件

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既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间接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要件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 、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其一,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其中,毒害性物质是指含有毒质甚至腐蚀性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硝酸、硫酸、1059剧毒农药等;放射性物质是指通过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射线发生伤害作用的物质,如镭、铀、钴等放射性化学元素;传染病病原体是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如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菌、病毒。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

其二,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如左某因工作和家属安排等问题与领导龙某发生矛盾,由对龙的不满情绪发展到投毒报复。某日,左某从家里存放的三种农药中选择了毒性较低的杀虫咪,用青毒素瓶装了一瓶,趁龙家无人之机,投放在龙家的饮水缸里。由于龙的妻子及时发现,未造成后果。此案中,左某由不满发展到投毒报复,主观上具有投毒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将农药杀虫咪投放到龙家水缸内的行为,由于龙某上有老母下有妻女以及亲友等。这些人(还包括家禽、牲畜等财产)都可能受到毒害,因此,左某投放毒物的行为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禽、牲畜等财产的安全,已构成投毒罪。即其行为针对的并不是龙某一个人,而是不特定的多数人。

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一是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二是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三是在一些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危险物质有很多种,比如导致爆炸的易燃性物质、毒品都是危险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就是故意在人群聚集地或者显眼的地方放置危险物质,从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所以,在人群聚集处,我们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肆意的去伤害自己。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7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4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31****0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2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6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1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8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2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6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1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8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6****17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3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6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7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7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3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6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7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刑事犯罪辩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程理想律师
立即问律师
徐州本地专业律师
程理想...律师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南京ask**28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70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21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27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54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28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75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29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67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80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33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36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17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58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京ask**28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70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21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27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54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28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75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29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67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80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33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36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17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58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京ask**28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70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21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27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54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28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75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29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67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80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33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36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17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58用户已获取解答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司法解释的概念以及如何认定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侵害的客体为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和公私财产利益,客观方面必须造成了严重后果。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是什么?
10w+浏览2024-02-20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泰州177****605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4****236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2357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7****605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4****236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2357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7****605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34****236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2357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
法律风险自测隐私保护
00